“老人”+新人的“乌镇故事”(2)
时间:2019-11-01 09: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离开了电影学院,“黄老师”依然是黄磊的官称,“不当真正的老师了,但我最大的梦想仍是做一个非营利非应试教育的艺术学校,培养更有能量和创意的艺术家。这个学校的范围可能很窄,但一定是在公益性艺术教育基金支持下免费的非学历教育。这些学员接受了优质的教育后,如果有一天还可以反哺艺术,这就是教育善意的循环和传递。” 工作群不扯闲篇聚在一起做热爱的事 “乌镇戏剧节主席团”,这是一个在黄磊、赖声川、孟京辉手机里都被置顶的微信群。这个群里不扯闲篇、不发红包,纯粹工作,有时还会开语音会,会议纪要则由“秘书”赖声川负责整理。乌镇时刻以及乌镇筹备时刻的沟通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 因为国家话剧院副院长身份所肩负的责任,田沁鑫今年已无暇兼顾乌镇戏剧节轮值艺术总监的工作。黄磊说,“主席团或将有新人加入,或许有一天,田沁鑫还会回来,大家还会一起做自己热爱的事。我是几个人里最年轻的,也已经快50岁。有一天我们做不动了,一定会有新人接着做下去。如今的戏剧节几乎已是满负荷运转,规模暂时没办法扩大——毕竟开辟新的演出场地需要有一队人配合,整个框架就要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剧场,陈明昊的戏已经把半夜都用上了。规模需要从容地扩大,就如我们每天都在强调的剧场文明,在剧场内心无旁骛地享受此刻。这样的习惯养成会让人在生活中不慌乱、不急躁,从容幸福地生活。” 舞台新人倪妮100场打底的话剧刚开始 舞台“小白”倪妮,跟随《幺幺洞捌》剧组第一次来到了文青汇聚的乌镇戏剧节,即便明星云集,依然保有高人气。常被说成一手好牌没打好的她,借由话剧处女作,大有翻盘之势,在一众文化精英中气场和表达也似乎并不逊色。 一人分饰两角 语言模仿要求高 这出《幺幺洞捌》中,倪妮一人分饰两角,2019年的作家舒彤和1943年的情报工作者安娜,又一次穿上曾让她一炮而红的旗袍,而且《幺幺洞捌》和《金陵十三钗》中又都不乏抗日元素和家国大义。不过在倪妮看来,“玉墨和安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玉墨有其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有她的世故圆滑,也有头牌的风情万种。革命者不一定都是永远大义的样子,大义是装在心里的,安娜就有弱小和想要隐藏自己的一面,不一定总是一腔热血。玉墨当然有带领姐妹去做一件事的强势气场,安娜在工作之外则更柔软一些。” 虽说英语流利,但在剧中倪妮不仅要用自己的家乡话南京话说贯口,还要用模仿日本人的腔调说中文,更有一大段日语凸显其语言模仿力。对此,倪妮说,“日语我完全不懂,担心这两段词会成为最大的难度和负担,所以事先找了老师教我,还录成音频每天听。但后来发现对我来说最大的负担不是这,而是两个角色性格迥异的人物。如何让人物层次鲜明,这都需要反复对戏,更需要时间来磨。6月在上海的15场演出才刚刚开始,我知道并没有达到最好的表现状态,但我不着急,赖老师说了,话剧100场打底。” 来这儿“特别紧张” 挑战30秒换装 来乌镇前,倪妮发了微博,“特别紧张”;26日来到乌镇,围读剧本,27日、28日彩排,“几个月没演也有点生疏了,我作为一张白纸来到戏剧人聚集的乌镇,会给自己特别多的心理负担。但一上台突然间就不紧张了。我特别疲惫时就能特别专注,摒除所有杂念,这个状态挺神奇的,有一种好玩的松弛感。关于舞台剧和影视,有很多前辈都多次说过,本质上没有不同,只不过载体不同,与观众的距离不一样,核心都是要用心和真诚。没有重复第二次的机会,你的节奏和呼吸会和观众一起在这个能量场聚齐,观众咳嗽或倒吸一口气都能感受得到。” 《幺幺洞捌》中,倪妮因同时饰演两个时空里的人,也将挑战30秒换装:现代装的舒彤和穿旗袍的安娜。在倪妮眼中,是安娜帮舒彤解决了她在生活中很多无解的问题。在一段剧组的纪录片中,倪妮说了这样一段话:安娜后来穿越到了现代,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那就是倪妮。足见她对这个角色用情之深。 曾经担心自己的舞台新人身份为剧组减分,但经过朝夕相处的排练,倪妮更愿意把舞台剧比作团体赛,“每个环节尽力就好,每个小齿轮做好自己才能转动钟表。作为一个舞台新人,能来到乌镇这么棒的舞台收获很多。希望今后每年都能来乌镇戏剧节,来这里修行。” 文/本报记者郭佳 摄影/本报记者王晓溪 统筹/刘江华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