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奖作家李修文:写作中,一切真实都要归于美学的真实
时间:2019-11-16 10:3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 王志艳)继2017年出版《山河袈裟》广受好评并获鲁迅文学奖后,作家李修文近日又推出写了十年的散文新作《致江东父老》,他称,相比《山河袈裟》,《致江东父老》里生活本身的质感更加充足。 在这部30万字的散文作品里,李修文记录下很多典型的、平凡的“中国式面孔”:《三过榆林》中死守信义的民间艺人、《不辞而别传》中相爱的流水线上的工人、《穷人歌唱的时候》中依靠歌唱获取力量的穷人,《在春天哭泣》的诗人,《小站秘史》中贫穷的母亲和小女孩,《观世音》中苦苦寻子的老秦,《鱼》中那个为不能给儿子吃上一次鱼而伤心的母亲…… 在李修文眼中,这些“天下可怜人,都是可爱人”。他在自序中写道,“那些不值一提的人或事,只要我的心意决了,他们便配得上一座用浪花、热泪和黑铁浇灌而成的纪念碑。” 作家之外,李修文的另外身份是编剧和影视监制,有12年的时间,他在影视圈摸爬滚打,遍尝人间冷暖。尝试在文字中恢复、寻找出那些“中国式的面孔”,是因为他确信行走在一条现代性未完成的道路上,还有一部分人跟不上要落伍,而每次看见这样的人物就心生垂怜。他称自己也是一位小人物,同天底下所有奔命的人一样上山下山,上船下船,在情感上有共振。 老友导演宁浩评价,“读修文的书,就像和老朋友喝酒聊天,刚开始是从张三李四、家长里短开始聊,聊着聊着,就聊出了一幅《清明上河图》,这里面大山大河,人生百态,天聊完了,朋友走了,画给你搁家里了,放你心里了,你会发现,时候长了,那些人物、文字都会跳出来,蹦在你脑海里。” 虽是一部散文集,但《致江东父老》写作手法很特别,从中既可以感受到戏剧、音乐、电影、小说等元素的杂糅,同时又有着浓郁的古文语言、意境和修辞,突破了惯常的散文文体与面貌。他坦承古典文学对自己影响巨大,而在当今“小说”为大的文学语境下,“重建散文的主体性,是一件大事。” 作家、编剧、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 对话李修文—— 新华网:有读者评价您的上一部作品《山河袈裟》是“烟火传奇”,《致江东父老》延续了这种风格,作品里记录的都是小人物,但在小人物身上您似乎也在建构一种“大”? 李修文:在一个作家笔下,不管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应该是一视同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不堪和沟沟壑壑。所以,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到小人物神话当中去,把小人物写“大”并不是目的,一意去写“大”反而有可能是一种矫饰,对我来说,贴切、准确才是最重要的。 在今天,每个人都在信息高度共享的语境中生活,小人物和大人物的区别本质上并没有那么大,知识分子们在感受“影响的焦虑”,打工妹们也一样身在“影响的焦虑”之中,不过是各自深陷于困境中的彼此罢了。前些年的生活遭际,使我贴近这本书的写作对象,这些人,这些人身上的事,还有那些微妙的情境和情绪,在我们今天的文学里越来越变得不值一提,我想写写这些不值一提的人、事、情境和情绪,如此而已。 新华网:作品中塑造的小人物群像,他们内心的悲喜、痛苦与茫然似乎与您作为写作者的心绪形成了“共振”,是这样吗? 李修文:前几天,在成都的一个分享会上,宁浩导演对现场观众说,你们是没看见过李修文前些年的样子,实在是太惨了。回忆起那些年,一本书也写不出来,当编剧吧,总是项目进行到一半就没了下文,总是兴高采烈地去,心如死灰地回,多少年都是这样,你跟天底下所有奔命的人一样上山下山,上船下船,怎么可能跟他们不“共振”?所以我经常觉得,在今天写作,其实最重要的是做一个“人”,你得要有一个“人”而非是“文人”的形象。 到后来其实我已经嗅到了我的写作疆域之所在,我的命运之所在——许多时候,夜路上,我突然觉得自己和许多人的命运也打通了,连接了,陶渊明,杜甫,王安石,我觉得我跟他们走在同一条夜路上,到了那时候,你再看眼前的山河人间,内心里涌起的其实是巨大的沉浸与眷恋之感,如你所说,某种“共振”之感也就更加强烈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