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内新闻 >

为什么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能在中国实现?(3)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一些发达地区已经进入“腾笼换鸟”的关键时期,许多传统产业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但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这些产业仍具有较好的吸引力和带动力。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地区由于前期粗放式的增长,当地生态环境已无法承载产业规模扩张,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发达地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输出、产业转移,不仅是向外“输血”,更为自身“造血”腾出了时间和空间。

经济发展规律的历史经验表明,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必然选择。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在集聚效应下,资本和技术向一个地方迁移,这些城市因为生产要素和各个产业的集聚,形成了发达地区;而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需要将生产要素向周边其他地区转移。从欧美到日本,再到“亚洲四小龙”,从中国东南沿海,到中国中西部,产业转移无不遵循这一规律。

戴宏伟指出,我国发达地区在支援欠发达地区过程中,区域之间形成了合作互利的良性发展机制,自发地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

步入新时代,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更多地由“单向输送”转为“双向互补”,愈加体现出区域间协调、协同、协作的特点,使得“支援”的内涵愈加丰富、模式更可持续。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正是又一生动实践。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已成为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重要使命。而吸取先发地区的发展教训,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亦成为后发地区的共识。

如何让这些欠发达地区在付出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同时,可以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收获“金山银山”?

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一种答案。

2012年,安徽、浙江以水质“约法”,共同设立环境补偿基金。若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则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若年度水质不达标,则安徽拨付给浙江1亿元,专项用于新安江流域治理。自此,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拉开帷幕。

这项以财政转移支付或市场交易等为补偿方式的公共制度安排,对生态保护者给予合理补偿,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新注解。

“对于西部当地来说,生态保护既是任务也是使命。”周谷平说,生态补偿机制一方面让这些落实大保护的地区通过真金白银获得补偿,另一方面也为其提供了绿色成果转化的土壤,通过发展文旅、康养等产业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先富与后富、协调联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始终贯穿新中国的奋斗发展历程。

谋划已定,须久久为功。展望未来,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东西南北联合贯通,纵横上下齐心协力,中国共产党必将引领中国人民“一张蓝图干到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余尤宜、钟巧花、韩婷、吴雨仁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