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浅析新媒体冲击下电视新闻报道的应对

2019年4月16日,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在北京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的接触率高达76.2%。手机和互联网成为中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而另一方面,《2018中国报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53家报纸停刊休刊,还有大量的报纸减量、缩版。报纸的阅读率持续下降,已经从2012年的53.9%下降到2018年的25.6%。

由此可见,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报业首当其冲,单靠报纸发行已经难以为继。而传统电视媒体虽然受到的冲击未如报业强烈,但其“打下的江山”也被新媒体慢慢蚕食,转型变革、进一步发展融媒体已经迫在眉睫。发展融媒体是一个极大的命题,本文针对在新媒体冲击下,以及在发展融媒体过程中,探讨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如何求新求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先来看看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优缺点。

新媒体传播的优点主要有:1.交互性强。由于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可以主动参与传播,评论、分享变得相当容易,阅读者也可以成为发布者,个体容易在公共舆论空间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网络社交群体。2.传播速度极快。由于信息从单向传播变成双向传播甚至几何传播,加上大数据的抓取技术,某些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爆发式传播。3.大数据用户画像下的精准推送。4.检索功能强大,信息量大,超文本或超链接的应用使用户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海量信息。

但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的缺点也相当明显:1.信息真实性未经严格审核。信息发布者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有极为严苛的审核机制,容易造成谣言和假消息满天飞,引起恶劣后果。2.大数据用户画像技术支撑的智能推送,容易出现价值偏差。例如,某新闻资讯平台用户仅仅因为点击了一次某女明星的花边新闻,相关平台可能会抓取到这位用户的喜好,然后大量推送女明星的其他内容甚至涉文字或图片的低俗内容。这样的恶果就是让用户离优质内容越来越远。3.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容易麻痹用户的思想,从而使其产生惰性,逐渐磨灭用户应有的观察和思考能力。4.不少纯粹为商业目的新媒体平台或自媒体缺乏应有的媒介素养,只考虑利益,不考虑社会责任。例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咪蒙。咪蒙很多文章的最大问题,不是通过贩卖焦虑来获取流量,而是忽略最基本的社会公序良俗,最终导人向恶。5.自媒体、平台媒体以及大多数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

相比之下,电视新闻媒体传播的优点也非常明显。

电视新闻的最大优点,也是传统媒体一直捍卫的行业生命线,即新闻真实性。受众可以仔细想想:有多少失实的信息是从新媒体中获取的?又有多少网络谣言是靠电视新闻报道去辟谣的?传统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时刻追求真实、客观、公正,这就是他们一直坚持的职业操守和行业自律,也是某些自媒体以及一味追求商业目的新媒体平台无法比拟的。电视新闻能更好地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有深度和层次感的资讯,以唤醒受众的思考,提高大众认知水平,并导人向善。

当然,电视新闻也存在劣势,如时效性、互动性、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有时候不及新媒体,部分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太符合现有网络传播规律,对内容到达率的把握不够准确,难以提供有效反馈,等等。

综上所述,要在新媒体冲击下做好电视新闻报道,必须取长补短,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大做强“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

舆论监督报道是传统媒体区别于新媒体的重要报道形式,而“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更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新媒体时代,除非做现场直播,否则电视对突发类、资讯类新闻的传播速度是肯定比不上网络的。为数不多的独家新闻只能靠舆论监督报道,而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的社会效应就更加强。

以广东广播电视台民生栏目《今日最新闻》一组系列报道为例。2019年5月,该栏目推出“广州人行道翻新工程调查”系列报道,主要针对当时广州城区大范围更换路砖引发市民不满进行调查。报道一方面客观反映了施工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提出批评;另一方面找到相关专家对人行道翻新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积极争取到广州市交通局对这一现象进行详细解释。整组报道播出之后,从网上评论和投票中可以看到,原来以投诉为主的舆情变成了大多数市民认为改善道路环境很有必要,希望政府能尽快完工,减少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