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现场评论”对党报新闻评论的创新与启示(2)

1.“我”与新闻评论的客观性。“现场评论”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评论员以“记者”的身份参与新闻采访,在采访中寻找新闻评论写作的由头和素材。虽然新闻评论本就是观点表达的文体,但作为主流媒体的评论员,其观点对受众来说,显然并非评论员的“一家之言”。所以,如何既以“我”的视角去采写新闻评论,带给受众“置身感”,产生“信服力”,又从实践本身的琐碎中抽离,以客观的眼光打量和分析问题,进而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论,是每个置身新闻现场的评论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评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和敏锐性,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准则,恪守新闻专业精神,以此来破解和平衡由于评论员“在场”而可能导致的“客观性”难题。

2.“小事件”能否反映“大问题”。“现场评论”的写作实践中,评论员奔赴一地进行采访写作,面临的就是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问题。那么,如何透过这些“点”上的“小问题”,反映“面”上的“大问题”,从而抓到“真问题”,由此“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也最能考验评论员的功底与积累。这就要求新闻评论工作者既要“上接天线”,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我们时代发展的大背景;又要“下接地气”,了解老百姓所思所想,以及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还要在采访前做好扎实的材料和知识准备工作。只有这样,评论员才不会被囿于一事一地,也才能“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从“小事件”中洞悉“大问题”,真正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3.如何平衡“述”与“评”。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论说性文体,说理性和思辨性是其基本的特征。“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中,新闻评论员依靠新闻现场捕获的新闻事实,以新闻叙述来代替过去“观点+材料”的论证模式。这种论证模式,一方面,带有强烈的“现场感”,能透过评论员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增加评论的附加值;另一方面,过多新闻事实介入评论文本,又会在客观上造成新闻事实的堆砌,让读者只见“新闻”难觅“观点”,从而影响整个新闻评论的论证效率。故此,如何在论证中平衡“述”与“评”的关系,也是评论员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现场评论”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实用文体,所有的论据都应该为观点服务。那么,在“述”与“评”的关系中,也当由“观点”来统摄所有新闻事实,以此作为论证中事实选择的标准和依据。

启 示

“新闻宣传是否善于创新,是否能够做到常做常新,是其发展壮大、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②新闻评论作为舆论宣传和思想引领的“金话筒”,作为党报党刊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来源,更应“常做常新”,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需要。探究和反思人民日报“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就是为了能给当下党报新闻评论创新以启示。

1.着力增强“四力”,强化供给侧变革。伴随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日益改变着现有的舆论传播格局,使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评论面临严峻考验。“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表明,新形势下要“承担起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报评论这支‘音量最大的金话筒’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③。这就要求党报评论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以增强评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抓手,守正创新,不断拓展党报评论的表达空间和选题范畴,从而改进和优化党报评论的生产范式和生产流程,以此强化党报评论的供给侧变革,使党报评论真正做到“三贴近”,使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2.培育融合思维,掌握传播新手段。媒体融合是当下传媒发展的一大趋势,技术赋权让普通人也能通过互联网自由发表评论,一个“人人都是评论员”的评论格局已然成形。这种语境下,党报评论要在新的舆论格局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对评论员融合思维的培育,革新现有的传播手段、传播技能和传播语态,形成新的表达和论证范式。人民日报“现场评论”创新使用“蒙太奇”和H5技术等手段,取得了良好的评论效果。足以说明党报评论要充分发挥党报评论的权威性和思想性优势,就必须掌握新的传播技能和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党报评论发挥所长,增强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