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新闻要有兔子精神(2)
时间:2019-11-28 18: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在东拉西扯的闲聊中,这位副秘书长的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有位爱心人士很奇怪,每天捐款,但每天的金额都不固定,甚至还有角、分。”我马上凑了过去,发现这位爱心人士已连续捐了一年多时间,甚至连大年三十也没有忘记,捐款金额则从二三百元到四五元不等。 捐一次钱不难,难能可贵的是能坚持天天献爱心,并且不留姓名,这份爱心弥足珍贵,不正体现了崇德向善的慈善精神吗? 当时正好在热映一部名为《达·芬奇密码》的电影,笔者植入了这一时髦元素,写出了《令人费解的“达·芬奇”慈善捐款密码》。此文见报后,引来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因为内容吸引人,此文后来还获得了全国第二届慈善新闻奖一等奖。 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如何进行采访是一门艺术,而聊天更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当下,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很多,比如会议、文件、新闻发布会、微信朋友圈等,但这些线索往往都是公开的,要获得更多独家、有含金量的新闻线索,就需要记者像兔子一样竖起耳朵,在聊天中边听边思索,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嘉兴科技城是全国双创示范基地,集聚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领军人才。在一次采访中,科技城领导无意中介绍,为增强领军人才项目活力,科技城每年都会通过严格的审核清退几个项目。在国内,只听说过各地千方百计引进领军人才项目,但嘉兴科技城居然主动清退领军人才项目,这不正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的最好体现吗? 笔者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顺藤摸瓜写出了《嘉兴科技城清退19个领军人才项目》一文。稿子见报后,在全国特别是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地方还专门派人前来取经,此文也获得了浙江新闻奖二等奖。实践中笔者感到,与被采访者聊天是记者捕获源源不断新闻线索的关键,而在聊天中,也会增进记者与受访者的感情交流。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