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走基层,如何出新意?(2)
时间:2019-11-28 22:3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2019年“新春走基层”期间,在花火四溅的中铁兰州局集团河口南焊轨基地,在渔民变股民的江苏苏州龙桥社区,在上海虹桥机场空客维修车间,在广州到贵阳的务工人员专列上,在三峡库区,在秦巴山地,处处活跃着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身影…… 如今回想,正是凭借这样强劲的脚力,我们才得以采访青年、写出美文、拍到瞬间;得以从鲜活的人物、生活中获取感动、汲取力量;得以凭借丰富的一线素材,讲好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中国故事。 练准眼力:凸显向上能量,书写时代气息 很多人不知道,《小慢车“车厢集市”扶贫忙》一稿所采写的8361次列车,原本只是一趟为方便铁路职工上下班开通的内部通勤车。开通后不久,铁路部门便发现:8361次沿途沟壑密布,群众出行极为不便,为解决沿线村民的外出务工和日常出行需求,决定将这趟车面向普通旅客开放,至今已有14年。 更令我们感动的是:考虑到乡亲们的经济并不宽裕,“小慢车”的票价自开行至今从未涨过:区间最低1元,全程7.5元。虽然夏无空调、冬无火炉,饮用水也要靠乘务员拎上车……但这趟看似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的“小慢车”,却成为山民们实实在在的幸福依托,被亲切地称为“幸福乡村号”。 “温暖·信心”是中国青年报2019年“新春走基层”活动的立意基点,8361次列车的故事让我们意识到:这不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时代力量吗?这一题材完全符合中青报报道的一贯标准——以记者的笔触,展现新时代的思想、温度和品质,反映新时代人们的期盼和梦想。 据了解,目前,我国共有81对公益扶贫性质的绿皮“慢火车”,它们至今联结着偏远地区和外面的世界。为此,报社决定安排记者聚焦“春运中的慢火车”,记录下那些关乎柴米油盐的生活小事。 经过精心策划组织,《开往幸福路上的慢慢车》《“慢火车”上来了彝族乘务员》《一块钱的火车“校车”走了19年》等全媒体报道陆续与读者见面。报纸还专门配发评论《慢火车里凝结的时光照样温暖》。 类似这样的报道,还有摄影专版——《开往春运的K39次列车》《车窗外的乡愁》。K39次列车从北京开往黑龙江省鸡西市,全程1971公里,历时24小时18分,途经地区很多是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终点站鸡西被称为黑龙江省“四大煤城”之首;《车窗外的乡愁》组照聚焦的则是我国修建难度最大、造价最高、历史最长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奔跑在这条线路上的K529次列车几乎横穿南中国。 全新的视角、独具价值的新闻点,让我们的取材凸显出向上的能量、书写出时代的气息。基于练准眼力的把握,记者得以通过多种形式的采访,将“新春走基层”报道做得更精彩、更深入,从大众的生活变化中刻画出其中所蕴含的家国情、中国梦。 开发脑力:结合媒体特点,发掘独家视角 自创刊至今,中国青年报的价值取向一以贯之——“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在“新春走基层”报道中,我们同样对青年倾注了高度关注,这也是保证我们做出独家报道的特有优势。 我们聚焦时代变革中的青年——青年的工作生活、婚恋成长、思想动态,都是我们细致挖掘、深入报道的对象。对青年题材的心力倾注,也使中国青年报的“新春走基层”报道在诸多媒体同行中独树一帜。 “气温骤降至零下20摄氏度,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列车疾驰而过的包西线延安富县段,一个90后青工班组正顶着严寒,坚守在春运岗位。”我们全程跟随这支青工班组,以作品《青春在荒凉的铁路线上绽放》客观记录下他们的日常作业流程。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强度、极其危险的艰苦工作环境,衬托出这群新时代青年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读者被他们的坚韧、乐观深深打动。 类似关注青年的作品还有《我为什么还不结婚》《我是不存钱的90后》等,在解读青年心态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多种了解青年的新视角、新思考;《“青年龙灯”点亮故乡年》《“地震少年”李长安的首次春运》《第一书记驻村迎新春》则展现了当代青年对时代发展、传统文化、人性光辉的担当与传承。 关注青年的同时,我们还关注小切口、小故事,以此来反映大背景、大时代。报社为此精心策划了一批选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