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鹤唳华亭》:让传统文化活在传奇故事里

原标题:《鹤唳华亭》:让传统文化活在传奇故事里

  《鹤唳华亭》海报。 资料图片

  继《琅琊榜》《长安十二时辰》等之后,《鹤唳华亭》在视频网站的上线,为国产古装剧又注入一针强心剂。该剧自播出以来,凭借剧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反转性戏剧张力以及诸多戏骨的精湛演技等审美亮点,频频引人关注。在众多同类剧集因偶像化、悬浮化和过度娱乐化屡遭“吐槽”之时,《鹤唳华亭》却因故事与制作的高品质脱颖而出、收获好评,这既是对观众欣赏品位的由衷尊重,也是用“初心”和“匠心”为当下古装剧的突围与超越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活”起来?虽然方式方法很多,但利用好故事的力量一定是最佳途径之一。作为具有或浓或淡历史情境的类型化作品,古装剧总要面临着如何处理历史和故事关系的问题。其实,讲史重在还原本真,讲故事重在弘扬美善,而古装剧从根本上而言则归属为一种荧屏故事。《鹤唳华亭》讲述了皇太子萧定权与大臣之女陆文昔不畏艰难险阻,联手披荆斩棘铲除奸佞的故事,以及一段逆风执炬的动人情缘。

  虽然是一个虚构故事,《鹤唳华亭》却将民族传统中最可宝贵的文脉基因流韵在人物、情节、场景、细节之间,这恰恰显示出对于历史的敬意、对于文化的诚意,从某种角度而言是一种更加高级、更具情怀的“大历史观”。剧中,不论是萧定权“死而冠不免”和卢世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君子之美,还是既还原历史画面又连缀父子情感的点茶之美;不论是生动复刻宋代音乐氛围的雅乐之美,还是化用宋徽宗瘦金体的书法之美,均助力于建构一种关于传统文化的立体性故事场域与审美空间,让这些优秀中华文化中的精粹基因,如静水流深一般与国人的集体文化认同产生精神共振。尽管并非史实,却用地道的中国故事彰显了中国风格、中国味道、中国气韵,这便是《鹤唳华亭》在审美表达上最值得称道之处。

  在创意和制作方面,主创的功力与智慧还表现在恰适地处理好了“正”与“奇”的关系。该剧虽不是典型的正剧,却在价值深度上超越了很多正剧;虽不是典型的戏说,却又在审美愉悦上碾压了很多戏说剧集。可以发现,《鹤唳华亭》的确借鉴了历史正剧的一些惯用策略,如家国关系、人性挖掘、矛盾冲突等领域的经典桥段与类型化设计,再如精美、考究、有质感的精雅格调等,都颇具正剧风骨,但与此同时,该剧又植入了诸多对观众产生收视黏性的戏剧因子,情义精神凸显,传奇色彩浓厚。难得的是,主创团队将多种情境和元素杂糅混搭得几乎不着痕迹,千丝万缕的纠葛、剑拔弩张的纷争、两难抉择的痛苦、是非难辨的撕裂,都被展现得圆润通透、入木三分。可以说,兼具了沉稳质感和俊逸格调的《鹤唳华亭》,与之前同类型优质剧集一道,为古装剧的突围探索出一条“守正出奇”之路——“以正合,以奇胜”,用“正”来契合中国观众的深层文化心理与审美习惯,用“奇”来让人们充分享受跌宕叙述和视听震撼带来的精神享受。

  本剧以“鹤”作为核心意象来入题,本身便是一种兼具人格意蕴与文化特色的神来之笔。虽然其初始创意来自于原著网文,但剧集用视听语言将其全息化与形象化的过程,毕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血肉形神,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互映、互彰、互动。“立象以尽意”,是中华传统美学最核心的要义之一。把“鹤”作为人格意象,既深邃灵动有韵味,又与主人公萧定权的扮演者罗晋气质相合,其在宋代明丽素雅的氛围之中,将礼制的克己约束和内心的奔涌喷薄演绎得充满张力和魅力。剧中,萧定权与情人陆文昔之间关乎“纯净”“自由”的彼此钦慕与向往,与父亲萧鉴之间爱恨交迭的矛盾纠缠,与恩师卢世瑜之间胜似父子的神魂相依,乃至于面对萧定棠、李柏舟等人步步紧逼时的隐忍、纠结和抗争,都展现出人物小怯大勇、外冷内热、性敏情深的多维人性。在立体可信的前提下,编剧在主要人物身上寄寓了对于真诚和善良的珍视、对于正义和爱情的笃信、对于光明和美好的向往。所有历史性叙事文本的终极价值归宿必在当下。该剧所映射出的人在面临精神困顿、人生抉择、情理取舍、亲情冷暖时的种种焦虑与憧憬,每每让当代观众深感契合共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