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内新闻 >

让“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中国脱贫传奇⑥)(3)

井冈山市红军剧场内,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每晚上演。这场演出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参与演出的六七百名群众演员,都是当地居民,其中许多人曾是贫困户。自2008年10月1日在井冈山正式公演以来,该剧已成为井冈山旅游一张响亮的名片,年门票收入达3500万元。

演出开始前,穿着红军服装的群众演员或步行或骑摩托从四面赶来,演出结束后,仍穿戏服回家,成了当地街头一景。以月演出20多场计,每人每月能拿到五六百元工资。钱不算多,但大家都很起劲。

从2011年起就参演的王国胜是理发师,店里只有一个位子,妻子李梅艳身体不好,他家曾是贫困户。李梅艳今年也加入了演出。对于这份“兼职”,王国胜说:“满意得很,晚上没事,来回也方便,就当散散步,每月1000多块钱添点家用。”

负责管理实景演出的井冈山华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梅琴说,晚上演出不占用工作时间,活儿也不重,又热闹,大家愿意来。关于选演员,她说,优先招周边的,如果是贫困户,会另外设个位置让他进去演,“演员流动很少,好多演员2008年就在这里,六七百个演员,一年顶多变动一二十个人。”

记者去采访的当晚,下起了小雨,实景场地没遮没挡,但老乡们一直坚持演出。快谢幕时,动人的歌声响起,“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有石头哎,碰到阿哥的脚趾头,痛在老妹的心那头……”

老区人民的淳朴,体现在方方面面。“村民看到你都会打招呼,请你去他家吃饭,也没有额外准备什么菜,就跟家人一桌吃。”2012年大学毕业后就在荷花乡工作的龚小文说,“在乡里干事,可能比在市里更温馨、更有成就感。”

回想工作第一天,龚小文和几名同事挤在一辆小车里颠簸大半日,才从县城来到乡里。晚上睡觉,两人挤一张床,当时他心里就嘀咕:“要不这工作不干了,重新考吧?”后来,他在这里谈了女朋友,安了家,一待就是7年,见证了荷花乡的焕然一新。

龚小文说,脱贫不仅仅是修路修房,更是“修”观念。以前要搞拆迁,引进投资,老乡们左思右想,怕这愁那,费尽口舌才能说通。“现在要起一个新项目,问他好不好,都说好,对新事物新理念接受度越来越高了。”

井冈山有句发展口号,叫作“绿的更绿,红的更红”。这几年到过井冈山的人都有体会:那绿的是竹木、是山水、是村落,红的是政策、是发展、是人心。

不能忘了老区人民(记者手记)

井冈山是绿色的。从机场去市区,从市区去乡镇,高速路旁郁郁葱葱,看不完的五百里青山。

井冈山更是红色的。红色的景,红色的人,红色的精神底蕴。

八角楼、挑粮小道、会师桥、文星阁、龙江书院、红四军建军广场旧址、古城会议旧址、烈士陵园……在井冈山,重温中国共产党首个革命根据地足迹,常有时空交错的感觉。

采访对象有的是烈士后代,他们的先辈曾给红军送过粮、补过鞋,和红军一起挑过水、种过田、抬过担架,冒着生命危险帮过红军。不止是井冈山,“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缝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他上战场!”“得知部队缺木材,17万块门板送前线”……这些挚朴的语言,传递着全国各地老区人民对子弟兵的鱼水情谊,也记录下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所做的突出贡献。“革命成功,吃穿不穷”,是中国共产党对老区人民所作的庄严承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饮水思源,攻坚克难,我们要帮老区过上一样的好日子,不能让一个老区百姓掉队。

习近平总书记曾亲自作出指示:“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革命老区多集中连片在特困山区,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革命老区能不能率先脱贫奔小康,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性指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党和老区人民血肉相连。记者在井冈山采访数日,深切感受到井冈山人已经找对了方向,趟开了路子。更令人佩服的是,井冈山没有满足于在全国第一个宣布脱贫摘帽,而是盯准了全面奔小康的新目标。

“绿的更绿,红的更红”,井冈翠竹长在,红色精神永存。革命老区,更好的日子在后头!

(责编:刘璐(实习生)、邓志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