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政法系统重点工作观摩拉练亮点频现
时间:2019-12-06 01: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两天,9区3县1市,5个市直部门,14个点位,由市委政法委书记带队,百余人直接参与,以全市政法系统观摩拉练为切入点,让全市政法各单位动态交流展示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果。 这是辽宁省沈阳市为沈城百姓奉上的一顿社会治理大餐,提升“老品牌”、培育“新亮点”,变一枝独秀的“盆景”为百花齐放的“风景”,有力带动了全市政法工作的整体提升。 党建+ “+”出为民服务新方法 “坏人坏事要举报,黑恶势力休想逃,你我大家齐参战,发动全民来声讨!”观摩团一走进浑南区五三街道奉天九里社区,热热闹闹的快板声就迎面扑来。 “这是扫黑除恶快板书,我们居民自己编、自己排、自己演,演给老百姓看!”五三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长梅说,“发动群众参演法治文艺节目,是我们加强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党建+“四治”已成为该街道解锁新时期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所谓“四治”,就是指自治、共治、德治、法治。用自治激发活力、凝心聚力,用共治群策群力、睦邻互助,用德治思想引领、弘扬正气,用法治普法惠民、化解矛盾。 “效果‘杠杠的’!”现场排练的居民赶紧搭腔儿,地道的东北味儿引来一阵欢笑声。 于洪区北陵街道湖畔新城社区是一个涉农回迁社区,但在社会治理方面却很有章有法。 “湖畔新城社区以原来五个村党总支为引领,成立了7个小区党支部,党支部和业委会交叉任职。社区党委还创立了‘公民议事厅’,社区大事都要来这里公开讨论,群众反响特别好!”于洪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殿军向大家介绍说。 在大东区万泉街道魁星社区,观摩团被空巢老人用水监控系统吸引住了眼球。通过这个系统,可以监测空巢老人家里每天不同用水点位情况,以此来全天候掌握老人生活状况。 据介绍,在魁星社区,有15位党员担任的网格长专门负责搜集社情民意,社区统筹协调,这种党建+民生,“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工作流程,让老百姓交口称赞。 “我们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和为民服务,着力打造多元化、精细化的为民服务模式。”沈阳市委政法委书记宋诚说。 创新+ “+”出从点到面新模式 “您好,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请您在这个表格中填写一下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法律援助律师联系您。”……在浑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法援律师、公证员、调解员等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紧张而又忙碌。 浑南区司法局局长侯运魁介绍道:“这个中心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援中心、人民调解中心三心合一,设置5个服务窗口,通过多项司法行政职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更集中地服务群众。” 在法援窗口,工作人员葛世峰刚刚接待完一名市民的工伤咨询。“中心年初以来共受理法援案件220件,每一件都做到了让申请法援人满意。”葛世峰对观摩团说。 据介绍,中心还创新设置了企业服务窗口。年初以来,该窗口共受理企业法律问题155件,帮助挽回经济损失百万余元,协助企业沟通解决资金问题达7000余万元。 沿着爬满霜叶的红墙一路走来,观摩团来到了沈河区大西街道杏林社区,这里是沈河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发源地。 “早在2008年,我在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后,就成立了沈阳市首家社区心理咨询室——心语小屋”。杏林社区党委书记周莉介绍说。随后,社区还组建了服务团队,每周举行“幸福会”科普心理常识,每月开展主题团训缓解压力,并接待群众咨询、调处矛盾,使社区居民整体心理状态进一步改善,居民间的矛盾得以有效化解。 以“心语小屋”为原点,沈河区委政法委从点到面,初步构建起了一套符合该区域特点、契合群众需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实现了从“盆景”到“风景”的跨越。 群众的服务需求日新月异,固有的信访接待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的信访需求,于是,信访稳定工作“1+3+1”,工作模式“1+2+5”等崭新的服务群众新模式在沈河区应运而生。在沈河区信访接待大厅,观摩团了解到,为更好服务群众,沈河区从建立初访案件库、积案库、稳控库三个信息库入手,实现了信访案件“一本账”“一本清”,息访、化访作用十分明显。 “从浑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三中心合一’,到杏林社区的‘心语小屋’,再到沈河区信访接待大厅不断完善的制度机制,每一个点位都可以放大为成熟经验,加以复制推广。”宋诚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互联网+ “+”出多快好省新方法 “法官,居民借钱给别人,对方用房子抵押。现在钱还不上了,咋办?法院能不能出调解书,直接拿房子抵债?” “以物抵债协议不能出现在调解书里。可以让债务人先做抵押备案登记,将房屋优先受偿给债权人。” 皇姑区法院民三庭副庭长苏宏伟通过“互联网+答疑与调解”平台,与铁路西社区工作人员李林融的对话让观摩团交口称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