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老虎》:又一次毁于“想得太多”
时间:2019-12-07 09:4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原标题:《两只老虎》:又一次毁于“想得太多” 近几年的国产喜剧电影多有一个突出的毛病——电影春晚小品化。就是说,作品一定要追求笑中带泪,一定要给人深刻感悟,仿佛不这么玩就不高级,就没深度。后果是电影被生生割裂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逗你笑,后半部分扎你心,但结果却是只有创作者自己在那儿自我感动。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就是“想得太多”,违背喜剧初衷。很遗憾,《两只老虎》也没逃出这个套路。 在谈《两只老虎》之前很有必要谈一下导演李非的上一部作品——《命运速递》。在这部致敬昆汀、盖·里奇的黑色幽默电影里,李非这种“想得太多”的气质就非常浓烈。一方面想通过小人物在改变命运的盲打误撞中呈现出现实生活的荒诞感、喜剧感,另一方面又始终不忘输入价值观,希望让观众能从中体味人生真谛,可实际上又没有什么新意。所以尽管李非的非线性叙事玩得非常纯熟,却没有真正想清楚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两只老虎》的设定非常黑色幽默:笨贼余凯旋绑架了一个精明的富商张成功,结果反而被张成功忽悠帮助他完成三个任务。这个设定没问题,有对比也有戏剧张力,能让人接着往下看,但是第一个任务的讲述就出了问题。张成功是“渣男”,伤害了一个女演员,他请余凯旋长途奔袭去问这个女演员如何看待他自己。电影用一种非常文艺的“戏中戏”方式复原了张成功和女演员之间的狗血情感,我实在看不出这段感情有任何特别和动人之处,但是导演却非要通过女演员之口说出一大段“出走的娜拉”式的告白。电影在三分之一处风格就发生了巨大反转,陷入一种矫情、刻奇的气氛,让人有些坐立不安。 观众是奔着喜剧去的,是奔着看一个精明的人质如何戏弄一个蠢笨绑架者的反转戏码去的,电影却突然莫名其妙地深入了一个女演员的内心世界,而且是奔着要勾人眼泪的目的去的,无非是要让观众去了解张成功这个“渣男”也是有人情味的,也是有人爱的。可观众是要看戏呀,戏就是要充满强烈的动机。笨贼要急于完成任务拿到自己的赎金,而不是悠然自得地和女演员在饭店吃饭玩真心话大冒险,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心中便暗叫不好,作品喜剧的连贯性一下子就被破坏掉了,导演又“想得太多”了——一种典型的充满鸡汤味的文艺气息又冒了出来,陶醉在一种自我感动之中。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国产喜剧的通病——无法始终如一完成自己的喜剧类型叙事,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创作者对类型叙事掌握得不通透,缺乏过硬的细节做支撑。电影中第二个任务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反差:张成功带着余凯旋去KTV找初中小恶霸念诗的片段就有很强的喜剧感,是因为导演通过喜剧的行动来完成了叙事,进而完成价值输出:张成功亲身示范,抚平余凯旋因为“霸凌”造成的心理阴影,增进两个男人之间的情谊。看得出来,导演是想塑造《绿皮书》《触不可及》那种身份差别巨大但是能相互成全相互感化的角色关系,这才是成功的塑造。电影接下来的第三个任务依然存在鸡汤化的趋势,看一个心情就沉重一下。 实事求是地说,《两只老虎》也有青年导演的优点——他们懂年轻观众的心理,知道现在喜剧点喜剧核在哪里,也确实能达到这种效果。但是通过《两只老虎》看出的更多是问题——当下青年导演在处理黑色幽默题材或是纯喜剧题材电影时,依然还未走出“想得太多”的窠臼,太注重传递“心灵鸡汤”式的价值观,把个人化的人生感悟一股脑加入到电影中,结果就是靠一个个断裂的故事讲述一个价值观,实际上不仅不会增加作品的深度,反而会影响作品的连贯度。世界影坛优秀的喜剧杰作,始终是把喜剧性摆在第一位,我甚至认为,一部喜剧电影只要认真把喜剧贯穿到底,就成功了百分之七八十。喜剧电影不好拍,青年导演们,还是请你们踏踏实实讲好喜剧故事,不要想得太多!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