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许向东:时代正气与观点精度的相遇(2)

评论的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议论主要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相辅相成。论点是议论的核心,提出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既是议论的目的,也是议论的第一要义。这篇文章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议论的中心,即“再提‘劳动光荣’,推进‘劳动教育’”,观点新颖,让人眼前一亮。议论不仅仅是提观点,还需要有充足的论据作为支撑。文章的论据来源丰富,既有“劳动者和奋斗者的故事”等事实论据,又有像马克思、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等名人名言,论据材料翔实。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心论点,加强了论证的效果,从而发挥了评论引领导向的作用。

语言平实有力,激发广泛共识

整体来看,评论文章的语言准确贴切、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具体来说,在对劳动的内涵展开学理分析的过程中,作者虽使用部分专业性词汇,但也是为了深入解析,并且做了通俗化的解读,不会让读者产生误解和困惑。在论述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时,作者一连使用了四个排比段落,结构清晰、脉络分明、论述严密、说理透彻、议论酣畅、语势强劲,读起来琅琅上口、发人深省,能够激发广大青年的共识。

这篇评论篇幅不长,但贵在创新,新在观点,新在表达。“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劳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命题,该评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教育”这一观点,充分展现了新闻评论的前瞻性特征。归根究底,这篇佳作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离不开作者对时代脉络的准确把握,对社会问题的认真思考,对表达方式的细心揣摩。

(作者许向东系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巧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