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论“好记者讲新闻好故事”的必要条件(2)

曹建新作为一个平凡的新闻人物,他5岁失去双臂,之后学会自理、学会自强。他自己学会了吃饭、洗衣服、做农活,甚至能用嘴咬着毛笔写一笔好字;他学会了打扫羊圈、挑水喂羊、翻整草料,靠着养羊实现了脱贫。他还依托自己的养羊技术,成立养殖合作社,新沟村目前已经有5户村民加入了曹建新的合作社。曹建新的故事发生在农村,发生在不易被察觉的地方。他自己发着光、发着热,同时也需要被发掘。作为一名记者,只有具备新闻的洞察力,才能发现好故事。曹建新是《今日消费》记者在一次又一次的采访中挖掘出来的好人物,这是记者对新闻故事的洞察力展现。

(三)多思多想磨炼脑力,看透好故事

勤想多思是新闻工作者讲好新闻故事的必要条件。坚持思考,才能将每一次的新闻采访做透,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新闻工作者要多思多想,做到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闻宣传的新要求,采用新的形式、方法、载体,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关注。讲好新闻故事还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做到全面而真实,避免以偏概全,确保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

曹建新的故事是在多次的采访过程中慢慢成型的,他代表了一种平凡人物的伟大精神。在平凡的人物身上寻找到闪光点,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曹建新的故事说小很小,讲述了一个失去双臂的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脱离贫困,并帮助他人一起脱贫的故事。曹建新的故事说大也很大,他的故事正是脱贫攻坚战役里千千万万人努力奋斗的故事。他是一个缩影,更是一个榜样,他代表了那些奋斗在基层,用自己的汗水实现人生价值的人,也代表了那些用自己微小的能力去影响社会的人。

(四)凸显细节磨炼笔力,讲述好故事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笔是手中最重要的工具,也是脚力、眼力、脑力的落脚点。采访要通过笔力来体现,而稿子既要真实,也要平实,更要凸显细节。一篇好的新闻稿件,既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也要有感人至深的新闻细节。细节来源于扎实的采访,来源于善于观察的双眼,来源于真实而又鲜活的感悟。写得好才能讲得好,写得真实感人才能讲述得深入人心。

在《今日消费》记者参加“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时,演讲稿历经数次修改,重点在于对细节的打磨。细节才是故事的灵魂,抓住细节才能使报道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从而使故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如文中描写记者第一次见到曹建新在放羊的场景:“我第一次见到曹建新是在新沟村的一个半山腰上。他在后面赶着一群羊,只要他‘嘿嘿’地吆喝两声,四处吃草的羊就好像听到集结令一样,乖乖地朝他走来。如果有哪只羊不听话,他就用脚趾夹起土坷垃扔过去,受训的羊,立马就老实了。在我看来,曹建新活脱脱地像一个‘羊司令’,而十里八村的乡亲亲切地称他为‘无臂羊倌儿’。”“脚指头”“土坷垃”这些生动的描写使得画面感十足,即刻将观众带入故事中。“嘿嘿”两声也即刻将人带入到场景之中,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一个生活感极强的画面已经刻画出来。这种对真实生活场景的还原,让受众瞬间产生画面感,这就是细节的功力和魅力,也是记者文字功底的展现。

三、真情流露,讲故事需要好技巧

(一)讲故事的方式要接地气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讲故事的方式一定要接地气。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讲述环境。在“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舞台上,面向的观众是多样的,通过电视、网络的传播,所覆盖的观众面是广阔的,因此故事的讲述要简洁、感动人,要朴实、接地气。讲述新闻故事要语言活泼、形式多样,要有现场感、趣味性、人情味,要着力于细节,用视频和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故事的原貌。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字、图片、短视频、语音等都成了讲述故事的载体,把一件作品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才能使人物更加立体。

曹建新的故事,既有生动的新闻稿件,又精心制作了演示文稿。演示文稿里呈现了大量的一手现场图片、短视频,用具有冲击力的画面将观众带入其中。故事要讲得生动活泼,除了语言的精妙外,也要有多样化的展示方式。演示文稿的制作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从选择讲述曹建新开始,演示文稿的制作就开始了。演示文稿不是简单地呈现几句话、几张图片,它需要与演讲稿紧密相扣,需要呈现更精彩的细节、更可视化的场景,增强演讲的可观赏性。演讲的次数有多少,演示文稿修改的次数就有多少。从最初简单的图片呈现,到加入短视频,后续进行音乐、配色的修改,这是在多位采编人员的思维碰撞中完成的。除此之外,演讲稿需要与演示文稿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匹配,这就需要演讲记者大量练习。多样化、可视化的展示方式使得曹建新这个人物更加鲜活,增加了新闻讲述的可视性,拉近了与社会大众的距离,获得了受众的喜爱。

(二)讲故事要能够真情流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