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明星娱乐 >

U递促销方式离传销“红线”有多远(2)

“而在U递的模式中,有实实在在的软件,并且会员能享受到真正的优惠、便利等服务;U递本身也是希望通过奖励,来发展会员、增加用户数,从而达到利用软件来盈利的最终目的。”刘明祥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考虑,U递的“三级推广返佣”模式不能被认定为传销。

减少补贴或增加踩线风险

虽然U递不能认定为传销,但在营销界人士看来,U递的“三级推广返佣”模式,一不小心就会踩上“传销”的红线。

一位不愿具名的移动互联网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U递的用户在缴纳会员费后,除了能推荐赚奖励,还能在发快递时享受优惠的价格,即缴纳的会员费和所得到的服务价值相当,这是认定其非传销的关键。

“但如果在后期,用户缴纳会员费后,除了能推荐赚奖励外,不能享受其他的优惠或者服务,或其他的优惠或服务价值微乎其微,那么U递就可能‘踩线’,涉嫌传销。”上述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创业公司刚开始发展用户时,往往会给出大额度的补贴优惠,一旦过了积累用户的阶段,就会减少甚至取消补贴,因此若U递后期要避免“踩线”风险,就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

在国家广告研究院研究员马旗戟看来,互联网时代,企业无论是在发展用户上,还是在营销战略上,都会出现多种形态融合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会越来越普遍。因此,要判断企业的某种模式是否为传销,存在极大的复杂性;同时这也意味着,企业在进行某种模式创新时,为了避免变相传销的质疑,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实际上,互联网企业的某些模式被质疑为传销并不新鲜,去年借贷宝烧钱推广,就被质疑变相传销;5年前,太平洋(601099,股吧)直购网的商业模式也曾被质疑涉嫌传销。

马旗戟认为,出现这种情况,还因为互联网企业在短期内对发展用户数量的强烈追求,为此不得不最大化利用社会化关系,未来随着互联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更多这种情况,无论是企业自身治理,还是相关的监管,都会面临极大的挑战。▲

(原标题:U递促销方式离“红线”有多远)

责任编辑:小青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直事儿”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