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息”诱惑下的“退保理财”(2)
时间:2019-12-16 10: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更掩人耳目的是,该公司还在项目详情中标明“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对平台上的每一笔投资提供100%本金保障”以及“所操作一切风险都由公司与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一律承担,投资者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而一位太平洋保险公司高管向北京商报记者证实,该公司并没有此类业务,也根本不会承保这类风险极高的项目。 此外,中亿集团和“祥钰德”的经营资质也存疑。据天眼查显示,所谓的“中亿集团”全称是“中亿千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2017年3月注册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开发、会议服务等。从经营范围来看,并没有涉及投资方面的内容。而“祥钰德”公司所在地的工商登记全称为北京祥钰德信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25日,开业不足一个月,其经营范围中同样未涉及投资内容。但引人关注的是,保险代理业务在其经营范围之内。 “目前工商注册的流程是‘先照后证’,很多公司在工商注册之后,存在没找当地银保监局申请《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的情况。”某保险中介机构负责人坦言。 不过,接近北京银保监局的人士表示,目前,北京银保监局会定期更新取得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的机构名单。消费者可以在北京银保监局官网查询。 险企信披安全需“上把锁” “你们是如何得到我信息的?”接受预约准时来到“中亿集团”后,投资者刘瑾质问面前的业务顾问。为何业务顾问如此详细地了解自己有一份分红险明年将到期? 从业务顾问的回答来看,获得保险客户的信息可能并不是什么难事。 对此,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昕栋表示,此类公司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虽然国家层面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未正式出台,但这类公司非法获取保险消费者信息,如果情节严重的,已经涉嫌《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对此,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向楠表示,公司内部员工的主动行为、分销渠道泄露、公司数据存储出现漏洞,行业基础设施出现漏洞均可能引起保险客户信息的泄露。建议监管加快完善关于客户数据和隐私保护的立法和司法,保险公司加强人员授权、网络安全、云存储建设等,与分销渠道签订更严格的保密协议以及加强财务担保。 在保险业,信息泄露顽疾由来已久。在今年2月,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曾指出,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是比较大的问题,在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保护的关键环节,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完善制度,探索银行保险行为检查新方法,整合银行业和保险业消保评价体系,规范销售行为,堵塞道德风险漏洞,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 资深保险经纪人李玉也表示,保险客户的资料信息客观来说很难做到完全封闭。因为保险行业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人来操作的,所以在其中某些环节出现客户信息泄露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而这些问题还是集中在业务员身上,一些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违规,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这也说明了保险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出台有震慑力的追溯管理办法,对一些恶意信息暴露的事件做到严厉打击,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的发生。(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文并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