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的“诗和远方”,古村的“路在何方”
时间:2019-12-20 12: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原标题:游客的“诗和远方”,古村的“路在何方” 太行山,一座千年古村旅游开发中的喧嚣与迟暮 ▲大汖古村和村口的大槐树。记者孙亮全摄 5年前,81岁的村民韩二妮说,全村仅有17口人,最小的年龄也有50多岁(2014年5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魏飚摄 这是一块大山石上的岁月变迁。 在太行山里一块凸起的大山石上,村民们建起了鳞次栉比、不同于当地风格的50余座院落,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历经千年。 传统农耕“慢生活”,让山西盂县的古老村庄大汖,成了不少城里人心中的“诗和远方”,这个“中国传统村落”也被摄影家们称为太行山上的“小布达拉宫”。但这并不是大汖年轻村民的追求,在这里挣不到钱,上不了学,娶不上媳妇,他们不得不和古村“诀别”,另谋生路。 居民的流失,让这个千年古村愈发迟暮,宛如现在生活其中的十余位老人。凋敝还是兴旺,这个“千岁”村庄的路在何方? “小布达拉宫” 在晋冀两省交会的太行山深处,藏着一道山谷,沿着山谷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往上走约6公里,一个颇为奇怪的地方映入眼帘。 这是一个建在一整块山石上的村落。50多座小院建在一整块凸出的山体上,依山就势,由下而上,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造型别致。就连村里的小路也是依山势而行,弯弯曲曲的山体上凿出来的石阶,连接各家各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远远望去,屋瓦相连,参差错落,相依相偎。 难怪摄影师们把这个村子称为太行山上的“小布达拉宫”。 这就是大汖。“汖”是个生僻字,字典里读pìn,当地人读chǎng。在盂县,有一句表述山水的俗语,叫“有山有水为汖,大山大水为大汖”。这就是这座古老村庄的名字来历。 没错,村子是不缺水的。除了远处的瀑布,在村口三人难合抱的大槐树旁边,引自山中泉水的自来水管一直在缓缓出水。山里的冬天温度很低,害怕水管冻住吃不上水,村民们选择了让水管“长流水”。 沿着村里弯弯曲曲和深浅不一的小巷走进去,仔细看会发现,村里的每一个台阶,都是在这块巨石上一锤一锤凿出来的。房子也都没有地基,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倒呢? 这些在海拔700多米处修建的房子,多是二三层楼房结构,由黄黏土与石头混合建成,建筑风格与周边的村子并不相似。 盂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孙支军说,盂县东部地区的民居多以石砌窑洞为主,北部和西部大部分是石墙瓦房,而大汖主要是二层木阁楼结构,抗震功能优良。石块垒砌的墙面上糊上黄泥是为了保温。 这样的木阁楼结构与南方的木阁楼也不一样。“南方阁楼一层多是喂养牲口,二层住人。大汖的房子则是一层住人,二层被当作储藏室,存放粮食、农具等物品。”孙支军说。 这正好印证了村民们代代流传的村子来历:北魏年间,有马姓一族,为躲避战乱或其他灾难走进这座大山,修筑了自己的家园。后不知什么原因,马姓迁走他乡,留下了破旧的村址。到了元末明初,有韩家三兄弟从洪洞来到盂县,老三被老大老二赶出家门自谋生路,老三无意中发现这个无人居住的村落,于是在这里安了家。从此,韩姓成了有文字记载的大汖人的祖先,至今村民都姓韩。 这已无确据可考。但大汖村千年的历史倒有些证据。 大汖古村现在供奉着七尊石雕像,是石龙镇山大王和他的家人,当地村民认为这是龙王,掌管旱涝和福灾。石龙镇山大王石像背后刻有文字,从落款看,石像为金承安二年(1197年)始建庙宇时所塑,距今800多年。 而在庙中清嘉庆七年刻立的“镇山大王重修碑记”上,则有“建于永安二岁”的文字,依此计算,则有近1500年历史。 “承安”与“永安”相差600年。即便按“承安二年”计算,村子也应有上千年历史了,因为建庙之时,村子已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而这需要不短的时间。 “诗和远方” 悠久的历史、独有的自然风貌和奇特的建筑风格让大汖成为不可多得的传统古村落。2013年大汖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9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