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纪实摄影:承载厚重的人文、历史、社会价值(2)

风俗习惯、文明遗迹是人类活动痕迹,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它们也在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演变、转化,甚至消失。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与保存即将从地球上消失的习惯和人类记录,纪实摄影留下的视觉文本最终会成为人类活动痕迹的珍贵记忆,凝聚着人类文明的民风民俗、人文景观。中国有很多摄影家专注于这类题材的挖掘、呈现,起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摄影家庄学本(1909—1984年)曾用十年时间对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的九个少数民族进行大规模的拍摄,后来又用三年的时间考察了藏、彝、苗、纳西等民族居住地区,其纪实摄影主要呈现了少数民族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自然生态、种族特征、宗教、习俗等。摄影家姜健的《场景》给人们展示了中原农村家庭的堂屋、卧室、牛棚、厨房等场景,场景中的床、桌椅、板凳、茶几、水壶、电视机、电风扇、橱柜、大门、对联、年画、挂历等极具特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时代记忆。摄影家徐勇在1990年出版了一本摄影集《胡同壹百零壹像》,主要介绍北京的胡同。起源于元代的北京胡同是北京的人文血脉,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市扩张,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很多胡同悄然消失、荡然无存,纪实照片成为历史中的宝贵记忆。这些摄影家在纪实摄影中所展示的对象,有些已然消失,有些正在消失,最终,纪实摄影将成为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记录、保护的视觉载体。

现实世界既纷乱杂芜,又井然有序。人类社会既有公共秩序,又有私密空间。纪实摄影的题材既可以是物质世界的社会行为、文化遗迹,也可以是精神世界的自我感受、情绪宣泄和心灵追问,不同题材的纪实摄影所呈现出的价值意义不同。兴趣、责任感、人生经历各异的摄影家,对各自关注题材的探索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纪实摄影的样式和内涵,拓展了纪实摄影概念的范畴和边界。纪实摄影的多图结构和图文互动,在深入剖析一个社会课题时形成的视觉档案,已然成为可读性较强的社会调查报告,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历史叙述的过程中,超越了单纯的记录与还原,成为历史再造和社会改造的重要力量。纪实摄影的价值,早已远远超出摄影技术和艺术的范畴,而在社会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研究中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