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京张铁路在冬奥时代“交汇”(2)
时间:2019-12-24 09: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这个愿望在他8岁时“实现”过,他出了山到延庆县城去上学。但在不到20岁时,杨存信又回到这段铁路旁,一边卖冰棍,一边幻想能在城里找到一个工厂上班,“哪儿人多想去哪儿”。可缘分似乎从小就已种下,1981年,杨存信接班。从扳道员干起,当过助理值班员、车站值班员,1991年成为青龙桥车站的站长至今,“从未挪过地方”。 原本,日子在一个个既定的操作规范中过去,但因青龙桥站特殊的历史价值,总有旅客前来问询。在青龙桥火车站站台上,詹天佑铜像巍然屹立,铜像下方镌刻着“詹公天佑之象”。 “‘象’字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像’吧。”不少旅客提出质疑,让杨存信也心存好奇,随之涌现的还有莫名的愧疚,“作为站长都解释不了,穿这身衣服有点儿说不过去。”为了搞清“像”“象”的差别,他请教了很多学者,最终从詹天佑嫡孙詹同济处了解到,‘象’代表这尊纪念铜像十分逼真,没有任何艺术夸张,以示见象如见人,是代表詹公原貌的意思。” 这件事之后,他找到了把心留在车站的理由。 探究历史,保护现在。杨存信开始寻找跟詹天佑、京张铁路和青龙桥站的历史线索,并不断探索外延。在车站正中有一块站牌,“青龙桥火车站,5个大字为清朝光绪年间京绥铁路局局长关宪钧题写,日期为光绪戊申(1908年)秋季。后面用的是威氏拼音,这种拼音是19世纪由英国人威妥玛等人合编的注音规则,跟北京大学用的一样。”靠着历史的线索,杨存信拼凑出往日青龙桥车站的痕迹,“以前没有窗户和门,候车区域男女得分开,但民国以后就不执行了……” 他还陆续收集到了不少老物件。职工巡查时从草丛里发现过铸造于1898年英国产的钢轨、刻着“苏州码子”的石碑,“‘苏州码子’是中国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民间的一种数字。当年京张铁路兴建时正是用它来标注坡度等,也说明了这条铁路就是中国人自己修的。”还有一些机缘,让杨存信收集到了不少历史上青龙桥站的老照片,甚至从一位外国人手中找到了192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青龙桥车站照片,这张照片甚至曾印刷在当时的纸币上。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成了杨存信在完成日常工作外的最大乐趣,也为青龙桥站焕发新生埋下了种子。 两次奥运带来的新生 杨家父子两代在青龙桥站守护了68年,历经蒸汽机车、绿皮客车、高铁动车组的变迁,与这座老站一同见证了中国铁路的百年发展史。 杨存信记得,父亲工作时车站用的还是臂版信号机,晚上把煤油灯挂到信号机上,早上摘下来,要是没有煤油了,还得步行好几十里路到延庆县城去买。那时候,路过的客车里,还有两趟国际列车,从乌兰巴托和莫斯科开进北京。而在他工作的上世纪90年代,北京北到康庄的短途列车延长至沙城,逛八达岭的游客大多都会乘坐该趟列车,青龙桥站十分繁忙,“一天能有上千旅客”。 然而,随着中国铁路技术不断发展,铁路售票改为互联网售票,“提速”让这趟列车在2008年以前开进了历史。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展现中国全方位的发展,北京第一条市郊铁路S2线正式开通,沿着这条百年历史的京张铁路,往返于北京北站和延庆间,但所有途经列车仅在这里技术停车一分钟,“车头换车尾”,不再上下旅客,“基本告别了客运功能。”同时,车站经过技术改造,包括手扳道岔等传统操作都逐渐改成了电子化办公,“人员一下富余了。”杨存信记得,曾经有30多名员工的车站现在仅有十多人,每天站里在岗的加上他是3个人。 技术变了,可管理的严格没变,“半军事化管理。”杨存信的办公室里有一个透明盒子,分成数格,格子里锁着在岗所有人员的手机,“还必须关机,要突然响了也算违规。”盒子上还有一个酒精测试仪,“尽管都在这山里,但到岗前都要检查。”办公室一角还有一台屏幕,是值班室里的监控画面,韩秋利和陆国文坐在里面认真盯着屏幕,“不能看报、睡觉、玩手机甚至聊天。”杨存信想起儿时送饭给父亲,他同样只能默默坐在一边。但对于这些看似严苛的要求,干了一辈子铁路工作的杨存信十分理解,“看似枯燥的工作,背后是人命关天,没有铁的纪律和严格的制度规管理,列车的安全、正点是保证不了的。”这种要求,对什么性格的人都一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