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搬前作框架导演斗气让《星球大战9》末段崩盘(2)
时间:2019-12-24 16: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但是享受情怀过后,开始有人批评《原力觉醒》照搬40年前的桥段,实在欠缺突破。其实艾布拉姆斯个人想象力并不差,无论是监制的美剧《迷失》《危机边缘》,抑或执导的电影《星际迷航》新版,从场景、设定到故事都有不少花样。如今在《星战9》创作出新风格的原力对抗场面,艾布拉姆斯算是有所自我正名。可惜,这种正名非常残缺。在更宏观的创作观念上,艾布拉姆斯始终没有突破。正如《原力觉醒》照搬《新希望》框架,《星战9》也在决战部分照搬了正传大结局《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的框架。 空战、地面战、光剑战三线并行;起义军陷入被歼灭边缘;大反派引诱英雄进入黑暗面……除了基本布局走线与《绝地归来》类似,连部分细节都接近“还原”前作。帕尔帕廷引诱卢克进黑暗面时,向他展示义军“飞蛾扑火”的惨状;几十年后引诱蕾伊,还是同样的套路,告诉她只有投入黑暗面才能挽救一败涂地的朋友。甚至两部电影都从卢克/蕾伊的视角展示了空战中起义者陷入困境的局面。 更大的问题在于,《星战9》的决战细节非常粗糙。艾布拉姆斯大量堆砌飞船和士兵,但所有交战场面都采用单调的“开火-命中”模式,看着热闹,实则枯燥。战局的变化只通过双方兵力变化来推动,也显得非常死板。战斗场景基本没切换,空战就是在战舰环绕的空中,地面战就是在战舰的外层甲板上。 相比之下,《星球大战1:幽灵的威胁》的纳布地面战中,以冈根人能量盾的状态作为战局变化的标志。能量盾生效时,冈根人与贸易联盟机器人以阵地对轰的方式交战;机器人军队闯进能量盾范围内时,战斗进入到混战模式。前后两种战斗状态呈现出不同的质感。 《星球大战2:克隆人的进攻》的吉奥诺西斯之战,也是用兵力变化来推动战役进程,但胜在兵种丰富。一开始,是绝地武士用光剑这种冷兵器对抗吉奥诺西斯人与机器人军队;之后共和国克隆人军队强势降临,战场开始以热兵器对抗为主,期间普通枪支型武器的对战、大型载具的对轰、空中载具对地面战的支持等不同场景,大大丰富了战斗的层次感。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的斯卡里夫之战,地面战中包含了潜入、正面交锋和夺宝等元素,空战则有太空战、大气层战和近地战三种场景,最后还有一段令粉丝尖叫连连的达斯·维达登舰屠杀场面,其跌宕起伏堪称所有星战电影战争之最。 即使与《绝地归来》相比,《星战9》也是过于苍白。前者的恩多森林卫星之战中,装备原始的伊沃克用巧妙的战略和主场之地,给全副武装的帝国冲锋队制造大量麻烦。尽管不少影迷吐槽这样的桥段过于“幻想”,但至少用陷阱克敌的战斗场景,比单纯两军互轰多一点姿彩。 《星战9》的高潮战,仿佛只是在摆弄着天平的游码,游码往哪个托盘移动,哪个托盘就占上风。其他星战电影的大战,则会通过在托盘上放置不同的物件、砝码,令天平变化的决定因素更为丰富。 照搬前作框架已经有偷工减料之嫌,细节欠打磨更加体现了《星战9》决战的创作惰性明显。一场配不起星战“史诗终结”的大战,成为了整个后传三部曲创作统筹混乱的缩影。迪士尼和卢卡斯影业还在规划新的星战三部曲电影,但愿他们能打破固有窠臼,重现星战想象力走在前沿的传奇风采。 □freelee(星球大战中文网副站长)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