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两会vlog的应用与传播策略(2)

在融合传播途径中的重要策略便是打破其相对严肃的刻板印象,推出融合形态的内容产品,运用情感传播策略,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重塑有温度的媒体形象和持续提升舆论引导力[3]。

运用记者我的视角报道参与两会,体现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话语转变,展现了人格化的力量,从政治传播中严肃、权威、流程化的话语报道,变为亲切、多元的传播形态,缩短了受众和政治生活的心理距离。影像化和视觉化的传播表达是为了吸引年轻受众,梅罗维茨在讲述媒介变化时角色也随之变化的情况中,提出了“我们”与“他们”的区分,人们会考虑我们的群体隶属、我们的身份感在哪里,新媒介的作用在于如何改变”谁同谁分享社会信息“[2],两会vlog中的年轻面孔、活泼颜值描述的是年轻群体在重大时政报道中的观察、作用和力量,它所分享的信息群体也是年轻受众,视频语言是轻松化、层次丰富甚至是可爱化的,直接对接到社交媒体时代用户对于充满趣味、情感的内容诉求,扩大了两会的影响力,提升了两会时政传播的扩散效应。

(四)内外传播联动 传递中国声音

透过视频传播对内而言,是站在记者个人化的角度更加透明化、真实化地呈现两会议程,和社交平台的互动,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发生交织、和持续性的共振作用。对外而言,中国日报《小姐姐》两会初体验里面出现的人物几乎全是英文的交流,出镜中有外国记者、外国人民、外国官员等、以及字幕、贴纸的制作上以中英结合的方式探索对外传播新的路径和元素,期待通过不一样的视角让海外了解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正在发生的变化。环球日报《凭实力圈粉的王毅国委、处处彰显大国风范》透过外交部长和中外媒体的互动展现出中国的对外传播格局和方针。内外联动,通过亲近化的视频语言能够更加适宜地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范,讲好中国故事。

三、vlog传播的局限和思考

(一)时政报道的适用性有待考察

首先,vlog的传播特点是分享个人生活的传播方式,一条具有病毒式传播能量的vlog与其创作者的个人魅力紧密相关,虽然vlog的运用能够吸引人们对于两会的关注,但人们的关注点可能更多的是视频主人公和其中娱乐化、生活的气质。如何将个人生活化的呈现和严肃的时政报道话题相结合仍然需要找到平衡点[4]。

(二)发挥专业力量 提升传播理念

两会中传播内容重点是代表的发言,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真正站在百姓角度具有力量性和关怀性的议题。学者谭天教授指出:“随着互联网新装备的不断出来,传媒人和新闻界日益重视学术和使用新的报道手段,但不应本末倒置,传播理念比传播技术更为重要。”两会vlog是主流媒体年轻记者的传播实验与媒体融合策略的新型探索,但vlog的表达是碎片化的、生活化的,并且受到时间的限制,在重大政治活动中起到的是对于真正硬核新闻的辅助作用,不能比拟基于扎实的采访准备、文献资料整理后做出来的严肃专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量。

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创新中一方面既要适应社交媒体时代的移动化形式表达,但更要坚守主流责任,发挥专业主义的力量,给百姓带去对个体生活有影响意义的具备不可替代性的高质量的信息。

(三)变受者思维为用户思维

vlog的传播形式实际上还是单线的,观众只能观看、留言,传播思维仍然是受众思维、效果思维。在社交媒体时代变受众为用户,重视用户的诉求,激发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表达的欲望,如何从激发效果关注到用户沉淀需要更多的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美)戈夫曼著.冯纲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3-55.

[2](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 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0-52.

[3]张志安,黄剑超.融合环境下的党媒情感传播模式:策略、动因和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9(3):79-80.

[4]曾祥敏,刘思琦,唐雯.2019全国两会媒体融合产品创新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9(5)28-29.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