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扶贫报道,行业报如何发力(2)
时间:2019-06-12 20: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精准定位。一方面精准定位脱贫攻坚报道,要有大局观,在大环境里看脱贫攻坚,把行业工作放到整个社会发展中去,眼界要广,思考要深,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以偏概全;要校准好脱贫攻坚的“精度”,深入挖掘贫困发生的内在逻辑,找到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准确报道各地脱贫攻坚情况和举措,不刻意拔高也不掩盖实情,切勿好大喜功,以推动各地区各单位用精准的视角审视脱贫攻坚、用精准的思维谋划脱贫攻坚、用精准的措施推进脱贫攻坚;要集中优势报道力量、版面资源,提高扶贫报道的针对性、准确度,体现出报道思路精准、报道对象精准、报道重点精准、报道视角精准、报道“时度效”把握精准。 结合行业特点 优化报道方式 要做好扶贫报道,在采编过程要注意有的放矢,聚焦典型,让文字、图片绽放最大魅力。 抓典型,下基层,讲好扶贫故事。做好扶贫报道需要发现典型,树立榜样,让扶贫攻坚找到可供学习的范本。 贫困地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如果不亲自去蹲点,很多困难情况想都想不出来,更不要说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要以践行“走转改”、力促“三贴近”实现新闻引领。通过走基层活动,锻炼了记者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采写出有温度、有深度、有思想的好新闻。 对行业报来说,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将视线下移,重点聚焦市县乡村,挖掘生动案例。2018中国产经新闻奖二等奖作品,由《中华合作时报》记者王勇采写的《“十加三”让小农户对接规模化大生产》一文,选取了安徽省怀远县徐圩乡永红村刘西村民组村民争相加入家庭农场、跟着供销合作一起发展的典型事迹,记录了新时代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新变化新成效,让公众认识到“供销社又回来了”,也展现了合作经济在农村发展中的吸引力。 结合行业特点策划选题引导行业发展,适时适度发声,表明态度。行业报报道专业领域、行业内部新近发生的事实,受众针对性较强。在报道时要紧扣行业特点,立足专业角度,严格内容把关,厚植专业新闻影响力,成为行业动态和深度信息有效传播和权威发布的重要渠道。 很多人会觉得知识产权跟小山村不相干,但是《中国知识产权报》的一篇获奖报道《小村庄大作为,知识产权在这里闪光辉》却让人耳目一新。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镇西华村,因为陕西省知识产权局驻村工作队的入驻,以“小木岭”板栗蜜为代表的一批“知识产权精准扶贫”农产品走向市场,刷新了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知。 大胆创新,融合多元形态,探寻最优化途径。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如今,很多行业报除了纸媒,也有了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应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有效信息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而且,伴随新媒体形式的广泛应用和大数据的普及,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会变得更为快捷,有效资讯能更有针对性地播发,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升报道的传播力。 中华合作时报社利用一报一刊、微信公众号、信息中心、声像中心打造了全媒体平台,每年扶贫日之际都会充分利用纸媒、网络、视频等媒介制作专题。报纸主要报道系统会议动态、扶贫成效和典型案例,并用大幅版面资源刊发免费公益广告推介贫困地区农产品,同时网站制作专题,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热点话题,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手段充分利用,全方面、多角度、立体展现供销合作社扶贫攻坚的成果。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化传播,让融媒体传播影响力和覆盖面得到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