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栋清:扶贫路上过三关
时间:2019-12-30 18: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海拔2960米,零下15摄氏度。隆冬时节,《法制日报》记者从青海省西宁市区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湟中区鲁沙尔镇青石坡村。 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说起“扶贫经”,记者眼前的彭栋清,虽然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不过一年半,但却经验十足。 2018年4月,身为青海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副主任的彭栋清,被青海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选派到青石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他坚持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一手抓脱贫产业项目及帮扶措施的巩固提升,一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稳定脱贫提供坚强组织保障。2018年底青石坡整村实现了脱贫,昔日靠天吃饭、土地贫瘠的青石坡村民摘下贫困帽过上了好日子。 在彭栋清看来,正是通过了扶贫路上的三道“关口”,才让自己实现了质的飞跃,让青石坡村实现了凤凰涅槃。“精准扶贫,抓好党建是关键。只有激发出脱贫‘内生动力’,脱贫攻坚才指日可待。”彭栋清说。 第一关:转换角色成为村里一分子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干部到村官,刚开始,彭栋清对自己的格格不入印象很深。 “在镇里报到后,前任第一书记陈书记介绍我认识了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村支书见面就对我说,来了个攒劲小伙,村里的事就靠你了。”彭栋清回忆,村支书是讲的青海方言,自己一时没反应过来,还是村会计给作了“翻译”。 走出村办公室,广场上有几个村民好奇地张望,陈书记主动给介绍:这是新来的第一书记,以后就和大家经常在一起了。然而,大家只是礼节性地点头致意,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彭栋清想,只有做点实事才能赢得群众信任。 如何了解村情民意?入户走访是最好办法。为此,在村主任引导下,彭栋清集中半个月时间走访了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老党员等。通过与村民促膝而谈,他了解到青石坡村属于典型的脑山地区,掌握了班子建设、党员队伍、经济发展等情况,摸清了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症结”。 除了沟通交流,帮办实事也是融入村民生活的“法宝”。看到马振旺岁数大,去镇上办手续不方便,彭栋清主动帮忙跑县镇帮着办好;知道贫困户马占龙爱人腿部手术要去西宁,就主动开车接送他们;了解到村教学点124名学生缺少体育器材,就主动协调帮助捐赠6000多元的学习用品和体育器材;村上每周五要整治环境卫生,他就和大家一起干…… 就这样,村干部和群众逐渐了解了这个“第一书记”,遇事也愿意找彭栋清反映,他们的关系逐渐亲近起来,现在就连街上的小娃娃都知道彭书记。 第二关:抓好党建出“实绩” 通过第一关,只是第一步。如何真正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才是真正的考验。 青石坡村是一个纯少数民族村,也是一个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和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一直以来,村支部班子成员不健全、村主任能力弱不能服众、党员干部文化水平低、党员队伍老龄化等因素,导致党支部软弱涣散、支部带动力差、发展办法不多,干群关系不融洽,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有人提出“来开会要发点钱”。 彭栋清清醒地认识到,农村问题日积月累,矛盾错综复杂,小到日常鸡毛蒜皮,大到邻里纠纷、宗族矛盾等等,仅有一腔热血不行,“身为第一书记,我一肩双责,必须把抓党建与促扶贫结合起来。”针对组织生活“宽散软”、党员意识差等问题,彭栋清坚持从整顿会风会纪、强化党员分类管理等细节入手,深入推进“三会一课”常态化制度化;针对村主任能力弱、党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积极和上级沟通汇报,重选了村主任;针对村干部威信不高的问题,抓好民生实事,先后筹措31万元修建了排洪沟,投资4万元对田间道路铺了砂石路,对蓄水池进行修缮,保证了冬天不断水。 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村干部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彭栋清积极引导做好财务、党务公开,组织干群恳谈会、情况通报会等,让党员和群众代表参与其中,慢慢地,干群之间的怨气少了,对立情绪缓和了。 “通过这些经历,村干部也意识到:你对群众说一办到十,他们会感激和佩服;说十办到一,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支持和肯定。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抓班子、带队伍的决心。”彭栋清说。 第三关:既要扶贫也要扶志、扶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