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电影版《猫》的失败,突显了技术的黑暗面

原标题:电影版《猫》的失败,突显了技术的黑暗面

在奥斯卡宣告最终结果前的两到三个月电影档期,被称为颁奖季。大量影片会选择在这个时间上映,并且投入较高的宣传成本造势。由奥斯卡得主汤姆·霍珀导演的电影版《猫》,在上映前被认为是颁奖季的种子选手。但影片上映后,遭遇了惨烈的滑铁卢。截至目前,上映10天,全球票房仅3840万美元,而其成本达9500万美元(不计宣发费用)。有媒体预测《猫》的亏损额可达1亿美元。此前,片方环球影业也将它从奥斯卡宣传片单中撤除。

在原本的音乐剧里,就是以人经过特效化装来饰演猫,但进入电影后,使用了更为前卫的特效技术,人的脸、体型与猫的特征有了更密切的结合。在舞台表演时,观众还能有一种明确的间离观看心理,他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是人在饰演猫,但并不妨碍他们从中提取出艺术的真实性,从而认定这些角色就是猫,并被猫的故事感动。

而进入到电影的观看模式后,似乎这种间离性的边界被模糊,陷入一种恐怖谷理论之中。随着电影科技的进步,银幕上用特效打造的拟人化角色已不少见。远在科技泛滥之前,恐怖谷理论已经普遍存在于电影创作之中,甚至是在这个理论之前。

恐怖谷理论是1970年时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正弘于提出的,最初应用于机器人研发理论,他认为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感觉存在一种美学假设。也就是当机器人和人的相似性达到一定程度,人对机器人的恐惧心理也会随之增加。这个理论又是源于1906年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詹池的论文《恐怖谷心理学》,他认为人在难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体征时,会产生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弗洛伊德在1919年的论文《恐怖谷》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个心理现象。

在恐怖谷理论被具体阐释前,神话时期就已经对其有了充分应用。古希腊神话里的美杜莎、米诺陶,文学里的弗兰肯斯坦,早期B级片里的怪物,都是具有极高似人性的恐怖生物。电影可能是最能诠释恐怖谷理论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

最先要攻克恐怖谷理论的是动画业。1995年皮克斯创作了第一部三维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在设计人物时,他们利用玩具本身的形象属性规避了恐怖谷效应。玩具本身就会被制作成卡通化的拟人形态,虽然也有一部分人惧怕人形玩偶,但它还是具有较广的接受度。进入到动画世界,人在观看时又能产生一种间离心。因为卡通化的拟人形象在动画中有了人的情绪、行为,讲述的又是一个较为童趣的故事,从而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当然在设计反派的时候,皮克斯也有考虑到恐怖谷理论,例如最新一部《玩具总动员4》中的女孩玩偶及其随从。

人的认知在获取银幕传递的形象信息时,会有一个心理预设,因而我们不会害怕《玩具总动员》里忽然活了的玩具。延伸到后来的创作中,例如《黑衣人》《阿凡达》为代表的诸多外星人形象,在接收这些形象信息前,观众心理预设他们是外星人,同时故事的设定中也做出了友善的道德预判。像《黑衣人》中的外星人常常有很多窘态的喜剧行为,《阿凡达》里的纳美人是善良的,人类反而是邪恶的。这样的善恶区分,也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情,从而消解“恐怖谷”忧虑。

而《猫》这部电影成为恐怖谷理论又一经典案例,与创作者对观众心理预判的失败有直接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舞台剧版本想当然式的银幕延伸,但很明显他们错误判断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异,没有找到表达方式的不同与受众心理的变化之间的联系。

明星制也扮演了一种双刃剑角色。电影渴望通过演员阵容获得关注度和票房,在宣告了大量明星加盟后,自然考虑的是如何在银幕上精准输出明星形象,让观众满意,并吸引更多粉丝。所以在设计特效的时候,体现明星本身的体态和面部特征成了最重要的任务。但两者并不能达到完美地结合。在考虑“人”形象的时候,便忽视了“猫”形象的真实性,最终创造出了怪物。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猫》的文本性是严肃的,尽管是音乐剧,有喜剧成分,但它传递的信息是深刻且引人思索的。电影致力于打造出一个猫视角下的世界,也就需要考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换言之,它不是一个全然的乌托邦,而是存在丑陋的部分。这些丑陋的现实配合猫的形象,完全让这个电影沦为了一出恐怖闹剧。

今年不少人诟病真狮版《狮子王》表情木讷,也许对比《猫》的鬼魅恐怖,木讷反成了优点。电影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始终是技术,技术腾飞让电影可以做得梦越来越大。《猫》的失败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技术的黑暗面,创作者的野心超越了目前技术可达到的水准,并忽视了受众心理,最终创造出“弗兰肯斯坦”式的怪物电影。也许有一天,好莱坞可以拍出成功的真人版《猫》,但肯定不是现在呈现的这样。

□耳朵(影评人)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