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地方新闻 >

紫禁城迎来建成600年 王旭东:让故宫迸发更多活力(2)

  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举,是王旭东在敦煌研究院工作时积累的经验之一。从兰州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后,他历任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院长助理、保护研究所所长。王旭东还记得,他第一次到莫高窟,望着漫天的戈壁沙漠、看到凿有洞窟的崖体,就这样走着走着,忽然有种感觉,他要留在这个地方。这一待,就是28年。外人看来荒凉,王旭东却享受着孤寂之美。一代代敦煌人,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挖掘、旅游开放、文化传播等方面不断探索努力,让敦煌莫高窟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典范。“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也成为文化遗产人传承的精神。

  在王旭东看来,被黄沙包围的敦煌莫高窟,反映了中国古代4至14世纪佛教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代表着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顶峰的故宫,蕴藏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无论是敦煌研究院还是故宫博物院,都有一种精神和价值,肩负着联系传统与未来的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王旭东说。

  适应时代所需,让文物的灵魂、价值活起来

  走访故宫博物院38个部门,召开多个专题座谈会,开展为期几个月的调研,在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大半年里,王旭东说自己是故宫文化的“小学生”,需要调查研究学习。在紫禁城开启一个全新的600年之际,故宫博物院正式提出建设“四个故宫”的理念——即“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

  “平安故宫是基础、学术故宫是核心、数字故宫是支撑、活力故宫是根本。”王旭东说,平安故宫是重中之重,同时故宫博物院会加强学术研究的力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签订协议,将院外学者“引进来”,让故宫的学者“走出去”。当今时代是数字时代,故宫重视包括5G技术和云计算等数字网络平台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故宫古建筑和院藏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建设数字故宫资源库,有力支撑故宫的保护、管理、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

  而故宫的保护、研究,最终落脚点是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小小的文物拥有大内涵,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要不断挖掘文物的价值和背后故事,激活其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与今天生活和社会相联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物真正活起来。”王旭东强调,让文物活起来的内涵,并不是让文物本身走出故宫、满世界漫游,而是把故宫的文物资源、数字资源变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影视作品,适应时代所需,让文物的灵魂、价值活起来。“活力故宫要靠人来完成,让‘故宫人’活起来,吸引更多人参与,让故宫成为活水,才能让故宫活力真正迸发出来。”

  “一个时代做一个时代的事,希望下一代提起我们,可以说一句‘这帮人还行’,我们就满足了。”王旭东说。(记者 王 珏)

+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