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财经要闻 >

财经观察:美国“贸易大棒”下的日本产业成败启示

原标题:财经观察:美国“贸易大棒”下的日本产业成败启示

20世纪80年代,美国以贸易失衡为借口,对半导体、汽车等日本优势产业进行打压的历史令很多日本人迄今都记忆犹新。此后,一些日本产业渐渐退出国际竞争舞台,而另一些日本产业却持续崛起,个中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在半导体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动态半导体内存(DRAM)为代表的日本半导体产品在全球市场异军突起。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崛起,引起美国警惕。

通过1986年签订的《美日半导体协定》,美国要求日本政府一方面限制倾销,另一方面鼓励日本国内用户采用外国产品。1991年,美国又通过签订第二轮协定,要求外国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必须达到20%,强行增加美国对日出口。

除签订行业协定之外,美国还通过1985年签订的《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以此来削弱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此外,美国还动用关税手段,对日本输美半导体等商品大幅加征关税。

说起这段往事,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记忆犹新。他对新华社记者说,美国指责日本倾销,拿贸易逆差说事,不过是借口,关键是日本半导体产业迅速崛起并领先世界,让美国产业感受到威胁,也让美国政府有了危机感。

美国存在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动机,也实施了多管齐下的打压举措,但单纯的外部压力并没有击垮日本半导体产业。事实上,在1986年《美日半导体协定》签署后的很多年内,日本半导体产品依然独步全球。

据美国集成电路研究公司的统计,截至1990年,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中,日本企业占据了六席,并且日本电气公司、东芝和日立包揽前三。截至1995年,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中,日本企业仍占据四席,日本电气公司和东芝位列第二和第三位。

不过,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半导体企业的DRAM技术路线无法适应全球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故步自封的日本半导体企业因此逐渐在竞争中被美国英特尔和韩国三星赶超。

日本汽车产业同样遭遇了美国“贸易大棒”的打压。面对种种限制,日本汽车厂家化外部压力为发展动力,成功实现转型升级,非但没有因为美国的打压而衰落,反而在全球行业竞争中不断扩大领先优势。

美日之间的汽车贸易摩擦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汽车在日本市场的份额近乎为零,而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则超过20%,日本成为美国汽车的最大进口来源国。虽然美日不同的汽车消费文化是造成这种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但美国依然决定动用制裁手段来解决问题。

1981年,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日本通商产业省被迫同意主动限制对美国的轿车出口,日本主动将年出口量限制在168万辆以内,并在未来对这一数字进行动态调整。在此基础上,美国还进一步要求日本加大国内市场开放,购买更多美国汽车。

面临美国的高压政策,日本汽车产业抓住机会加快转型。首先,虽然日本主动限制了对美汽车出口量,但并未限制出口额,因此日本汽车企业开始向美国出口附加值更高的汽车产品。

其次,虽然《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却增加了日元的购买力,日本汽车企业趁机将此前所获利润用于购买新设备和技术,加快了转型升级速度。

再次,为了规避出口限制措施,日本汽车企业加速在美国直接投资设厂。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迄今已累计在美投资220亿美元,在美国雇用近14万员工。这种本土化生产不仅有助于化解贸易战风险,也增加了美国消费者对日本品牌的认同度。

面对美国压力,日本汽车企业坚持其优化燃油经济性、质量可靠性的技术研发线路,注重全球化布局的海外发展战略,并通过“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效率、压缩成本,非但成功化解了压力,还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对美国汽车工业的领先优势。

回顾美日贸易摩擦的历史可以发现,后发国家在追赶式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引发守成国家的警惕和打压。如果应对得当,这种打压无法得逞。日本相关产业的兴衰,就是典型的案例。(记者刘春燕)

新华社东京6月13日电

(责编:庄红韬、付长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