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地方新闻 >

中华穿山甲濒临灭绝?保护需提高到国家层面(2)

  尽管中华穿山甲在大陆的数量已极其稀少,然而是否达到功能性灭绝的状态仍存在争议。多位穿山甲研究者均对记者表示,判断一个物种是否已经功能性灭绝要格外慎重,需要足够的科学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的曾岩博士对记者表示,“中华穿山甲应该还到不了功能性灭绝的状态。根据去年红外相机以及零星观测到的数据,在华南地区可能还有能自我维持的小种群,但是特别小。”

  她表示,考虑到中国台湾地区和越南北部仍有健康种群的存在,就中华穿山甲这一物种而言,距离功能性灭绝尚有一段距离。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吴诗宝认为,从保护角度讲,具体数量多少不是重点,这一数量能否维持一定的种群密度才是需要关注的。虽然中华穿山甲的数量并不像熊猫那样稀少,但是考虑到广阔的地理分布,过低的种群密度会给穿山甲的交配带来困难,从而提升潜在的灭绝风险。而是否出现功能性灭绝,还需要用科学说话。

  关于穿山甲数量低于多少会造成功能性灭绝,台湾穿山甲专家孙敬闵博士向记者表示,这一问题还没有科学研究的定论。参考其他哺乳类物种,一般情况下,野外个体低于几百只就有可能功能性灭绝。如果种群之间的连接性较低,那功能性灭绝的可能更大。

  国家林业局在上世纪末进行的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的穿山甲数量约有6万头左右,生态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001-0.056头。到2008年,中华穿山甲的数量约为25100-49450只之间。另据《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在2018年发布的数据,中华穿山甲在过去20年里数量减少了90%。

  “养穿山甲可能比养熊猫更麻烦,也更贵”

  “知之甚少”是穿山甲专家们经常提到的词,由于种源过少,研究人员对穿山甲的了解主要来自历史资料以及对圈养种群的习性研究。然而对穿山甲生态习性的不了解,也给人工繁育工作带来了更多困难。

  绿会发布的报告中称,穿山甲繁殖缓慢,一般在每年的4、5月份交配,孕期为5-7个月左右,每年只生一胎,通常每胎只产一仔。因此中华穿山甲在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后,通过自然繁殖很难恢复,且极易因人类活动干扰等导致彻底灭绝。更令人忧心的是,当前人类对中华穿山甲的研究十分有限,至今未实现科学有效的人工繁育。

  吴诗宝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就现有的人工繁育技术水平而言,在人工环境下维持穿山甲的生存是可以的,但这并不代表繁育技术已经成熟。穿山甲在食物上的特化性较强,在营养配比、物理环境的维持上都有较高要求。

  今年3月,一批被查获的马来穿山甲被送往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救护。这批穿山甲的食物来源成为包括张思远在内的众多救护人员最头疼的问题之一,除了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的专家紧急制作的一批需要低温保存的特殊配方食物,救护人员还从网上订购了贵州凯里的干黑蚂蚁,并拜托云南普洱的佤族乡亲快递来了当地的白蚁窝。在参与救护到现在的一个多月里,救护人员们爬树或是深入树林寻找、摘取蚂蚁窝并小心运回救护中心一直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吴诗宝称,穿山甲人工繁育的成本较高。“养穿山甲可能比养熊猫更麻烦,也更贵。”

  对于能否通过人工繁育来恢复种群数量,曾岩认为,人工繁育的种群增长时间较长,同时由于中国大陆的中华穿山甲种源数量较少,人工繁殖过程中遗传多样性会快速丢失。此外人工繁育出的种群在野化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作为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原生物种,中华穿山甲的种源已经很难找到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中国穿山甲研究中心主任朱绍和博士认为,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来维持中华穿山甲种群数量其实不是短期内的最优选择,还是应该加强对穿山甲的保护,并从中国台湾或国外重新引进中华穿山甲。

  他所在的团队正在尝试从分子层面去了解穿山甲如何应付病菌或该病菌如何攻击穿山甲的机制,这可能会帮助人们更好地救助穿山甲。

  穿山甲合法需求量依然巨大

  绿会发布的报告称,导致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人为因素,除对其栖息环境的干扰与破坏外,因对中华穿山甲鳞片药用、食疗等方面的需求而引发的人为捕杀,也是中华穿山甲数量锐减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穿山甲更多地与食物和药物联系在一起。

  “吃、利用和栖息地环境变化是造成穿山甲数量快速减少的几大原因。”吴诗宝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以入药为主的市场利用是主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