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跨媒介视角下IP剧《庆余年》叙事策略研究(2)

当下,文化产业领域经过资本过度消费IP的发展阶段,慢慢趋向优质内容的理性回归。在电影领域,电影的艺术质量和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主导电影产业创作的基本准则⑦。而事实上,每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影视作品)在未上映之前都是“未知”的,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文化领域中,供给是造就需求的,换言之就是盈利方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其更愿意接近和产出一部能够预知观众喜好、迎合大众、使利益最大化的影片。就如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庆余年》在上线之前并不被看好,因为原著是穿越题材而受到广电政策的限制,加之“穿越”题材铺满网络,使得观众审美疲劳,但转而编剧成功解决了“去穿越”的问题,在保持原著精神内核的前提下,加上了一层历史研究的外壳,才让剧集能够顺利上线。从剧情来看,《庆余年》先是抛出已经被“封神”的叶轻眉宏伟的大局观,然后又以范闲一个平凡人的视角去“仰视”这种观念,最后让范闲在自己的实践经历中去明白叶轻眉的大局观和前人的理论。这一改编既能让原著粉满意,又能让普通观众满意。

(二)各种媒介特性的优势互补,打造一个互文叙事的宏大故事世界

现在所说的新媒体是相较于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新兴媒体,比如当下比较火热的微博,受众能够随时关注《庆余年》中公众人物以及公众媒体,浏览实名认证的大V系统并对剧情发展的热点进行讨论与发布;知乎,以知识分享和交流为核心,并提供以知识或者稀有资源为节点的网络交流;抖音,产品营销率极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及用户跟随模仿的自我满足,并且使用时间更碎片化。其他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也都是当下新媒体的代表,通过这些媒介特性的优势互补,我们所看到的新闻不再只是平台发布,而是消费者成为用户,每个普通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布信息和自己的观点,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支“麦克风”,传播和接受的地位是公平的。而文学与电影具有很强的互文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叙事,前者通过文字叙事,后者借助镜头叙事⑧。而《庆余年》是一部以小说改编的网络电视剧,前期运用镜头将故事叙述清楚,播出时运用各大媒介手段进行宣传与传播,从而打造出一个宏大的故事世界。

(三)社交媒体“流量变现”特性下,IP网剧与微博互文的叙事策略

IP网剧往往在前期经过较长时间的受众积累(原著粉),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前期“吸睛”效应能够一定程度激发受众的好奇心,调动网友关注及其在社交媒体讨论的热情,从而产生话题梗。换言之,消费者的能动性往往能够成为媒介间交流与互动的传播方式⑨。也就是说,IP剧的走红,不仅依赖于“IP”本身的大流量,在社交媒体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看剧以外的时间网友们的互动为IP剧创造了不少话题梗:《庆余年》热播期间,先后出现了#庆余年有你#、#庆余年彩虹屁大赛#、#假如庆余年角色有饭圈女孩#等微博话题,以及根据剧中人物营造的话题#郭保坤追杀范闲#、#范闲给肖恩下毒#、#五竹打戏#等,引发了网友的围观讨论,为网剧增加了热度。这些传播方式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成本,提高了期望成本,一改大众传播时代“广撒网”式的广告形式,使植入式和反传统广告渐入市场。因此,IP剧翻拍的同时,通过舆论场上的话题构建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也为影视剧积累了稳定的观众基础。

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媒体,其传播形式往往较为单一,一般是单一的文字、图片、音频或几种元素的直接组合。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样态已经变得空前丰富,除了最为基础的图文、音频,还出现了VR、AR等新兴的交互式体验的传播形式。新媒体时代在“传播技能”方面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结语

如今,伴随着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的不断发展,大众遭受到的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也不断增强,受众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不断扩大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随之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以《庆余年》为代表的IP网剧所具有的新媒体时代“传播技能”已经大大泛化了,对IP网剧的改编更符合受众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因此受众能够寻求到一个宣泄情绪的空间,但如何赢得受众长久的忠诚度,以及如何在技术手段、团队合作和资源整合方面进一步提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陈维超.IP热背景下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问题及优化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9(07):167-172.

②陈维超.跨媒介视角下IP网剧生产机制的新趋向[J].当代电视,2019(06):87-91.

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1985.

④陈维超,曾小晋,龙静.从《向往的生活》看“慢综艺”的情感唤起与价值重构[J].北方传媒研究,2019(02):74-76.

⑤袁爱国.任务群学习视域下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电影《阿凡达》教学案例研习[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9(05):7-12.

⑥[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⑦尹鸿,梁君健.从市场的黄金时代走向创作的黄金时代——2016年国产电影创作备忘[J].当代电影,2017(03):4-12.

⑧刘爽.小说与电影的互文叙事——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布拉格之恋》[J].电影评介,2008(24):54-55.

⑨齐青,赵博翀.历史溯源与空间批判:作为跨媒介范式的“西游”IP[J].当代电影,2019(07):169-17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