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抗疫报道中主流媒体面临的三重挑战(2)

上面以专业化和小众化为特征的媒体生态变化,对传统主流媒体提出了挑战。多年来,传统主流媒体以时政、社会新闻为主要关注点的大众化的内容和传播方式,与当前受众群的深度阅读需求发生偏离,需要媒体人“转方式、调结构”,将报道专业性议题提上日程。例如,2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介绍防控情况时说到“目前排查发现发热病人13000人”,被某些媒体做成标题放大推出,结果导致公众恐慌情绪蔓延。这个标题很容易被误读为“黄冈有13000多人感染”。诱导公众直接将发烧与新冠肺炎画等号,暴露出新闻人对医学专业知识把握能力有待提升。

媒体深度融合阶段到来

新冠肺炎报道是一场媒体大战,各类媒体尽显神通,从信息获取渠道、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到报道形式的呈现,都已经不分你我,昭示着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已经到来。

一是人的一体化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已将新闻源(包括事件的当事人)、新闻生产者、新闻消费者、新闻传播者等,这些原来分属于不同行业、组织的角色,整合集成于一身、融为一体,使新闻产品的采制来源、渠道、速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媒体去中心化、社会化的趋势,使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也能拿起笔、手机,成为新闻记者,拍摄视频、记下感悟,一篇文字、一条微信、一张图片,发条朋友圈,就成了能够广泛传播的信息产品。

二是内容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已发生质的改变。

首先是整合型报道,新闻内容的二次、多次消费已成常态。2月7日,新京报推出深度报道《驰援湖北:摆在山东医疗队面前的“黄冈试卷”》,集中梳理、整合有关黄冈、鲁湘医疗队的以往报道内容,全方位解读黄冈疫情;随后,齐鲁壹点推出山东医疗队到黄冈18天的报道,使原来一次性消费的新闻内容,成为再生资源,具有极高的再加工、再利用价值。新闻内容生产的过程和产品结构也发生改变,由一次性消费,到多次使用的转变。

三是媒体边界逐步消失,趋于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正在走向一体,曾经意义上的“跨界融合”,已变得无界可跨,不融自合。眼球在哪里,报道就在哪里。以短视频为主打产品的抖音、快手、微视等网络平台,已经开始以各种手段从新闻源这一环节进行渗透,在这场战疫报道中,“主攻”对象就是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

传统媒体记者也开始身兼数职,为多家媒体提供信息。1月28日晚,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收治首批病人,黄冈电视台记者装备齐全,为多种媒体提供信号,从出发到接收,无缝隙连接,全程直播,传统的媒体界限已经完全打破。传统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力量,正在成为各类新媒体的共享资源。

同时,泛娱乐化、快餐化的新闻消费方式,也使各媒体对新闻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再那么严格。2月7日晚,笔者刚好与几位医疗队员同乘一辆班车,一位女队员正组织大家拍短视频,先是一人带头大声说出自己的单位+姓名,随后每个人接龙,最后大家齐声高喊“黄冈加油!山东必胜!”前后试了两遍即完成,一则内容、形式很简单的作品就产生了,当即就传给山东省内一家媒体使用。这也让笔者产生了一些思考,新媒体带来无远弗届的传受体验固然是传播的进步,但是,这一定要以新闻专业水平的降低为代价吗?

(作者为大众日报行业新闻中心主任记者,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医疗队随队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3月上)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