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少年科学画报》创刊40周年一本杂志的变与不变

原标题:一本杂志40年的变与不变

  《少年科学画报》40周年纪念展现场。

  忠实读者刘闯父女带着杂志来给老朋友庆生。 路艳霞摄

  《少年科学画报》今年创刊40周年,大小读者日前纷纷赶到北京科学中心为杂志庆生。忠实读者刘闯和女儿带来了两代人珍藏的杂志——1986年1月的《少年科学画报》,封面上小熊和狐狸快乐演算数学题的画面透着那个时代的质朴;2016年合订本上,卡通男孩女孩一起探秘,透着欢脱气氛。

  40年的《少年科学画报》书写着一本科普杂志的变与不变,也改写了不知多少读者的命运,这在如今看来也是罕有的文化现象。

  揭秘

  编辑改写普及科学前沿知识

  “以前《少年科学画报》注重普及武器知识、舰船知识、战场战术,后来逐渐调整到了生态文明上。”《少年科学画报》常务副主编孙锴说。1979年,沐浴着改革春风,《少年科学画报》正式创刊。孙锴回忆:“《少年科学画报》当时就很有魄力地选择了漫画形式,刚一推出,发行量就蹿升至30万册。”

  随着时代变化,“老杂志”先后推出了手机报、博客、微博、电子刊、微信公众号、科普视频等新的产品形式。与此同时,纸质刊物生存困境并未明显波及到《少年科学画报》。孙锴认为,这得益于杂志独特的视角和内容以及编辑的眼光。

  孙锴揭秘,除了组织作者写稿外,编辑们还会翻译、改写来自《Science》《Nature》上的前沿科学内容,“涉及基因、考古、新材料的发现,请漫画家设计画稿,还会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组织语言。”国内重要科学发现也备受重视,像昆虫学以及古生物学的新发现,就以《漫虫记》系列漫画故事出现;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重要野外发现——半甲齿龟,则以系列漫画《时空猎人》的形式出现。

  孙锴说,他多年前写过科普文章,办过科普社区,那个时候感觉亢奋、过激,常因不同观点而与对方发生争论。如今和孩子们相伴十年,他变得更加快乐,也更觉年轻。“科学本身让我处于亢奋状态,为了孩子们普及科学,这种亢奋会更多转化成自身的快乐。”

  传统

  大科学家俯下身给孩子写作

  科学家俯下身来为孩子们写作,这个传统从未改变。“事实上,我们希望更多的科学家来写稿,这样科学的讲述更加生动。”孙锴说。

  1979年,由何益汉、吴浩源编文,毕树校绘画的科学故事《昆虫世界的秘密》发表,这是《少年科学画报》第一次发表连载作品。20世纪80年代初期,著名科普作家李毓佩开始在画报上刊登《有理数和无理数之战》《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等数学童话,小读者反响热烈。

  这份名单还很长。著名科普作家金涛曾多年为“在世界各地”“科学家的故事”栏目撰稿,向小读者介绍科学家成长故事、祖国美丽风光及世界各地风土人情。武器专家苏刚、杨培根等专家创作了大量军事科普作品,让小军事迷们百看不厌。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航天专家朱毅麟、天文学家卞毓麟为孩子们讲解天文知识,激发了孩子们追星探月的航天梦。鸟类学家郑作新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为鸟类“编家谱、写档案”。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极地探险家秦大河等都曾借着一个个科普小栏目,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落地生根。

  今年起,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科普教育办公室主任何晓安开始给《少年科学画报》写稿,他说:“今年是大熊猫、金丝猴科学发现150周年,我想把最美丽的世界呈现给小读者。”何晓安已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工作生活了31年,他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随身带着照相机、手机去捕捉野外的动植物。“我从卧龙生物多样性的角度,介绍这里特有的动植物。”何晓安写过绿尾虹雉、毛冠鹿等,他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纠正某些童话作家误导读者的内容。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王世强说:“我研究的领域有一小块是关于冬眠的,我想冬眠的黄鼠狼、刺猬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就开始写相关文章。”他的文字经过编辑的改写,并拍摄相关照片,最终以有趣的方式出现,“写科普不是负担,如果形式合适,我想很多科学家都会参与进来。”

  回忆

  人生因一本杂志而改变

  一本杂志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这并非虚谈,《少年科学画报》的读者用亲身经历,为科普做了强有力的推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