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事业是任何人都攻不破的(4)
时间:2019-06-27 16: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今天,当美国一些人嫉妒中国许多方面赶超美国时,应该多找自身原因:“美国在242年的建国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美国前总统卡特说,美国浪费了3万亿美元在军费开支上,“而中国没有将一分钱浪费在战争上,这就是他们在各个方面正走在我们前面的原因。如果拿出这3万亿美元用于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拥有高速铁路、不垮塌的桥梁、良好维护的道路。” 今天,当美国一些人将美国自身问题归咎于别国时,应该听听这一声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教授兼主任杰弗里·萨克斯指出:“中国不是敌人。这是一个努力通过教育、国际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和改进技术提高生活水平的国家。简而言之,它正在做任何国家在面对贫穷和远远落后于更强大国家的历史现实时应该做的事情。然而,现任美国政府现在的目标是阻止中国的发展,这可能对美国和整个世界都是灾难性的。” 不久前,在第十八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当谈到如何适应一个更具影响力的中国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一针见血:“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所必须做的调整最为艰难。”这里的艰难,恐怕更多是观念上的。美国一些人不可能永远抱着狭隘的“西方中心论”,完全以西方的经验来理解中国和世界;也不能固守“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观点,认为只要与西方不同,就都是“错的”和“恶的”。 (七)“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登高望远,才能看到何为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何为人心所向、不可逆转。 “将中国视为必须遏制的对手行不通,大国之间应该进行建设性竞争”“与其假装能够在地区和全球治理中拒绝赋予中国重要的角色,不如优雅地承认现实”“对我们这些站在中间的国家,特别是较小的国家来说,我们不希望被迫做出令人反感的选择”……这段时间以来,国际上这样的声音越发清晰,值得所有人特别是美国一些人倾听。 的确,对世界潮流的准确把握,对中华文明的正确理解,是定位中美关系的基本前提。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比现存所有西方国家的历史都要长得多。使这样一个国家变成美国一些人所设想的样子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中国也始终坚信,“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在中美之间达成共识、实现互利共赢,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任务”。 中美建交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繁荣的中国对美国有利,一个繁荣的美国对中国也有利;中国无意改变美国,也不想取代美国;美国无法左右中国,更不可能阻遏中国的发展。面向未来,是推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还是坚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是走霸权主义的老路,还是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路?历史的潮流清晰可见,人心的向背一目了然;中国的立场明确坚定,美方的选择就在脚下。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1日 02 版) (责编:庄红韬、杨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