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活力——当前中国经济观察之二
时间:2019-07-02 06: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看!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活力——当前中国经济观察之二 新华社记者 跨越重要关口,中国经济虽面临转型之坎,更蕴含升级之机。 连日来,新华社派出多路基层调研小分队奔赴祖国各地,走访工业企业,与地方政府座谈,和创新创业者交流,深刻感受到中华大地上创新大潮不断蓄势、改革引擎加速运转、开放动力充沛激越,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正在释放澎湃持久的活力。 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芯片封装车间的工人在工作(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创新为优 产业集群崛起撑起升级大势 从0到1颠覆传统,全力以赴投入研发,短短几年内,一家位于中国西部的创新型企业,在已然饱和的家庭视听领域冲出重围,在中国投影机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用户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创业之初,我们就坚信未来的显示没有屏幕,坚信中国人能做出风靡全球的创新产品。”极米科技董事长钟波说,未来五年,极米将继续专注研发,依靠创新打造独特优势。 坚信未来,坚信创新。 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弯道超车、抢拔头筹,唯有依靠创新。 双创活动周期间,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如鱼得水”广场上,“天天新物种”的发布赚足人气。 世界首款三位一体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精度在0.5mm以下;每颗“灵鹊星座”卫星每天可拍摄20000张图像、覆盖380万平方公里;智能化和网络化相结合的5G智慧公交车,可实时在线人脸识别,实现路况、站台信息车路协同…… 这样的“新物种”,不仅出现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和南方。在全国,以创新为价值追求,一个个新兴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中部大省湖北,从40年前的一根光纤起步,武汉光谷成为全国光电子产业基地,仅光线光纤就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 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芯片封装车间内的自动化封装设备在进行生产(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安徽合肥,“能翻译会聊天”的智能语音鼠标,自动识别交通违法并审核的抓拍机器人……聚焦人工智能,“中国声谷”加速布局产业链,已有500余家企业入驻; 东北吉林,依托长白山中医药资源和生物医药研发优势,一个覆盖基础研究、产品创制、规模生产、品牌塑造、物流配送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国内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一些省份,积极吸纳、移植高端生产要素和先进技术,实现新经济新动能的横向转移和‘无中生有’,赢得后发优势。”经济学家范恒山说。 受汽车产业下滑影响,2018年重庆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回落。“重庆汽车产业亟待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全面提升,这是当下必过的一个坎。”重庆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贾永强说。 “越是困难,越凸显创新的重要性。谁掌握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成都高科技企业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汤琦深有感触。 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全球第二,“2018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7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犹如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创新,则是翻越关口的强大引擎。 6月24日,重庆两江新区汽车产业联盟、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旨在联合上中下游企业及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示范应用、市场开拓等环节“抱团创新”。 “重庆以制造业立市,也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涂兴永说,将巩固提升“芯屏器核网”(芯片、液晶面板、智能终端、核心零部件、物联网)全产业链智能产业集群和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主攻方向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创新如同种子,落入适宜的土壤,就能生根发芽,迸发强大活力。 从东南沿海到东北老工业基地,从中部省份到西部内陆,记者调研发现,一个个新兴产业集群的崛起,既有国家政策规划的引导,也是各地主动努力的结果;既有原有工业基础优势的发挥,更有对高端生产要素和先进技术的吸纳利用;既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又有完善的产业链的支撑。由此,构筑起中国创新力的强大支撑。 首列“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印度尼西亚专列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4月26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改革为擎 营商环境成各地竞争新抓手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在成都创立两家大数据公司,“80后”青年科学家周涛无疑是科技创新时代的代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