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明星娱乐 >

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强军方略(3)

三是东海权益问题。东海之争源于中日甲午战争,表面上看主要是钓鱼岛主权归属之争,实质上是涉及20多万平方公里海权划界和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之争,也是中日两国的历史国运和未来发展之争。对日本来说,作为一个力图扩张的岛国,涉及它能否打破“雅尔塔”法定条款给予的挫败,争取生存空间和向政治大国迈进。对中国来说,这涉及到能否洗刷被日本侵略的历史耻辱,努力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

四是中印边界问题。中印边界习惯线在清代处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双方没有争议。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1914年,英国驻印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以秘密交换文件的方式,对中印边界重新划线,即“麦克马洪(驻印陆军上校、外交官)线”。这条线与原有线相比,中国领土被划入印度达12.55万平方公里,对此,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1962年,双方曾为此交战。目前在争议区内,我方实际控制3万多平方公里,印度却控制了9万多平方公里。2017年6月发生的“洞朗”事件,就与中印边界锡金段的划分争议有关。边界划线争端,始终是中印关系的一个不定时炸弹,一遇风吹草动,就可能擦枪走火。

五是经济安全问题。经济安全关系民生,既是传统安全,也是新兴安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三重困难:一是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困难;二是房地产已失去支柱产业功能,替代性或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面临着增长下降的压力;三是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大战,中方面临着资本外流和出口困难的趋势。尽管我国经济具有较大弹性和韧性,但这三重矛盾叠加和全球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却增大了顺利渡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对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积极谋划和应对。

五、中国强军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军队和国防建设。他围绕强军兴军,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进行了多项改革决策部署,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强军方略。这一强军方略以“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为统领,以军队改革为重点,以“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目标,是当代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科学指南。

一是强军的进程——三大阶段划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对实现强军目标问题,首次明确了阶段划分和时间表。这就是: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军事战略能力有较大提升;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到2035年基本实现军队和国防建设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使中国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什么是世界一流军队?我的理解,就是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目前,我们还只是二流且尚有明显不足的军队。美国近两年时常在中国南海航道耀武扬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问题。因此,加强军备、提升军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至于核弹问题,中国有氢弹威力和射程优势,保持必要数量和有效反击能力即可,沒有必要做数量竞赛。其实,美国庞大的军费开支和核武库,只是其多家军工集团坑民误国的"摇钱树”,已成为美国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的罪魁祸首。

二是强军的困难——富强辩证统一。富国与强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历史表明:只富不强,被人窥视,屡遭入侵;只强不富,缺乏根基,滑入二流,苏俄为例。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习近平强调,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推动军费开支与经济发展按比例同步增长,实现两者之间的互相协调和辩证统一。1999年,我军军费仅有不足100亿美元,与台湾地区相当;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2019年,我军军费已达2610亿美元。

三是强军的灵魄——思想政治建设。习近平十分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突出强调“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指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自人民军队创建以来的成长壮大之因,是由弱向强和立于不败之因,依然是新时代我军建设的灵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