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国家示范“先锋”缘何沦为“烂摊子”(2)
时间:2019-07-13 09: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江南集中区债务更多。江南产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债务80多亿元,其中政府债务51亿元,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达1.7亿元,这三年是集中区最困难的时期。 前几年税收优惠加上缺乏产业,集中区收入有限,债务偿还主要靠中央财政补贴,如今财政补贴即将到期。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某负责人说,前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一年补贴5亿元,2016年起减至3亿元,随后每年退坡6000万元,今年是1.2亿元,还不够支付债务利息。“目前的税收还不足以养活自己,另外还要付工程款,资金压力巨大。” 面对集中区的债务负担,池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是吃饭财政、转移支付财政,2018年收入仅107亿元,支出已达154亿元,无力负担集中区的债务。 多位基层干部表示,当初上级把集中区作为高配的正厅级直管区,轰轰烈烈推进建设,但一年后改成“省市共建、以市为主”,降格为副厅级单位,大量建设任务交给地方,地方“小马拉大车”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集中区一位干部说,原本集中区的税费省级留存部分是留给区的,但这个政策从2016年就收回了,“集中区选址在一片农地上,我们用5年时间才把基础设施建好,企业开始落户,正要用政策时撤火了,等于空头优惠,这一项每年就是1.5亿元左右。” 巨额债务重压之下,一些需要资金等配套的大企业“难引进”。“我们只能招一些中低端产业,这限制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某负责人说,上海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备投资30亿元,需要集中区占股投入5亿元配套资金,无奈拿不出来,后来企业落户江苏了。 决策变化快 基层难落实 本刊记者了解到,安徽江南、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当地积极争取并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的。2010年,国家有关部门批复后选址池州、芜湖两地成立了省级直管的江南、江北产业集中区示范先行。 多位干部直言,集中区从选址开始,就多有争议,“投几十亿元把粮仓征掉了,后来省级直管模式负担不了,只好‘省市共建、以市为主’把负担甩给地方。” 事前缺规划,负债而建。集中区一位干部说,集中区设立6年后,总体规划才获批复。此前集中区发展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只是先把标准化厂房建起来。 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当初的口号是“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江北集中区没有城市依托,过了5年道路才建好,企业陆续投产,想要五年大发展,脱离了实际。 事中无考虑,产业布局“随意”。多位集中区干部说,集中区定位省级直管时,大家都期望上级会宏观布局和引导产业,但实际并没有。2012年,两个集中区行政管理体制从省级直管调整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后,无产业基础、配套优势的集中区产业发展更难定位,最后只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事后无补救,老百姓失望。集中区多位失地农民说,当初政府承诺集中区会引进很多工厂、会有家门口就业,但现在正常生产的企业没多少,一些失地农民找不到工作。 受访基层干部表示,两个集中区发展受困,还在于决策变化太快,让基层无所适从。原本集中区为省级直管,不少企业是冲着这个金字招牌来的,没想到一年多后改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企业觉得政策稳定性差,有的干脆就不投资了。 管理体制的变动还造成集中区政策含金量缩水。集中区一位干部说,省级直管时,集中区用地计划单列,每年有5000亩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体制调整后,用地指标由集中区和市里统筹,指标锐减到每年1000亩或2000亩。 配套政策缺乏也让集中区“心有余而力不足”。集中区干部反映,作为派驻单位他们没有行政资源、社会资源,想建学校和医院等产业配套都难。 协同施策助力脱困 基层干部群众认为,十年时间,从国家示范“先锋”沦为负债百亿的“烂摊子”,两个集中区的教训深刻。 曾经巡视过集中区的安徽省委巡视组一位干部认为,两个集中区从政策高地到发展洼地,违背经济规律、在没有产业基础的地方超出承受能力发展集中区,脱离了实际。 基层呼吁,面对集中区过大的摊子和沉重的包袱,省市应发扬担当精神,协同起来,精准施策,助力脱困。 多位集中区干部建议,恰逢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出台,这给承接产业转移使命的集中区以重生的契机。在自身努力对接的同时,盼望加大上级协调和支持力度,从长三角一市三省的层面制定产业目录,布局有发展前景、国家扶持、体现差异化的产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