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转折:探访遵义会议会址
时间:2019-07-14 09: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原标题:历史在这里转折:探访遵义会议会址 新华社贵阳7月10日电 题:历史在这里转折:探访遵义会议会址 新华社记者李惊亚、马云飞 游客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参观(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新华社记者再走长征路近日来到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子尹路96号——遵义会议纪念馆。84年前,一场关乎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会议在这里召开,中国革命的历史在此转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楼上悬挂着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金色刻字,这是中国诸多革命旧址中罕见的毛泽东亲笔手书。从纪念馆的大门进入,一座镶红青砖的二层小楼静静伫立,这便是遵义会议会址了。 穿过宽阔的回廊和精致的转角楼梯,登上二楼,一间屋内,十多把椅子紧凑摆放在一张长木桌周围,桌下有一个火盆。这是遵义会议会议室,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里连开三天。 这幢中西合璧的小楼当时为贵州军阀柏辉章公馆。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记载,该公馆是“当时遵义城内最好的建筑,从外面看去,高墙壁立,朱门厚重,巍峨气派”。15日晚,与会人员从临街大门进入,穿越过厅,绕过一座用五彩瓷片嵌字的砖砌影壁,来到位于主楼东走道的小客厅。 这是7月4日拍摄的遵义会议会议室。 新华社记者 王思维 摄 记者参观了按原貌陈列的会议室,听讲解员讲述遵义会议的20名参加者,如何在这间仅有27平方米、用油灯照明的小屋里,作出了让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伟大抉择。 遵义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失利的教训。为了让当代观众更直观了解历史,遵义会议纪念馆中设立了大型的裸眼3D情景展示,把人带回84年前开会现场。 特型演员扮演的博古首先作主报告,他片面强调失败的客观原因。周恩来接着作副报告,指出失败和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作了自我批评,同时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 作为主要军事领导者之一的李德,从会议一开始就处境狼狈,别人都是围着长桌坐,他却坐在会议室的门口。3D展示重现了《红军长征史》描述的一幕:“别人发言时,他一边不停地听着伍修权的翻译,一边不断地一个劲地抽烟,神情十分沮丧。” 这是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内拍摄的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布币(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思维 摄 会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当前应采取的军事方针。他的发言得到了包括朱德等在内的绝大部分人的支持。会议将毛泽东选为政治局常委。 “虽然是影像展示,但他们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根据历史的真实记录。”纪念馆的讲解员说。 “在遵义会议中,中共高层领导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攸关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的讨论以及最终解决,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遵义会议纪念馆原副馆长、党史专家费侃如说。 纪念馆的一面红墙上,书写着“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大字,这被认为体现了遵义会议的精神。中共党史把遵义会议定义为“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游客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的一首《遵义会议》诗作,道出了转折后的欢欣鼓舞。遵义会议在每一位参加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在讲话和著述中多次谈到遵义会议。 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走进遵义会议会址》一书记载,由于遵义会议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秘密举行的,不可能大事声张,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为寻找和认定会址,用了4年时间。直至1957年7月1日,会址才正式对外开放。 近年来,遵义会议纪念馆面积扩大了数倍,瞻仰者不断增加,每年达400万人次。 游客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20岁的陈旭是遵义医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大一学生,他已经是第二次来纪念馆了,“参观能够开阔眼界,比在书本上了解的历史更全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