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热点要闻 >

滁州市人民政府(5)

  那时候的滁州,生活将实现富裕。经济的蓬勃发展将为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全民创业成为滁州的内生动力和社会潮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7万元。

  那时候的滁州,社会将更加和谐。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社会保障明显加强,社会矛盾有效化解,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城乡居民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一)紧紧把握跨越发展这一第一使命,全力做大做强市域经济。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根本。未来五年,要把扩大投入作为主要举措。工业要在冲刺全省第一方阵中当主力、打头阵,围绕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新上、技改项目并重,组建工业投资平台,五年力争完成投资3000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200亿元以上,到2017年,力求10个以上企业超百亿。服务业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汊河南京湾等重大项目为龙头���加快辐射带动,按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三个层次推进,打造“中国商谷”,五年力争完成投资1000亿元,建成亿元以上项目400个。农业要推进由大向强的转变,实施“1383万千百十”工程,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森林增长工程和水利滁州建设等重点,五年力争完成投资800亿元。同时,全力推进滁宁城际铁路、马滁扬高速、滁淮高速、大唐电厂、江巷水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五年力争完成各类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要把转型升级作为关键路径。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着力改造家电、机械、轻纺、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养生养老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型”经济,建设泛长三角地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江北重要的物流枢纽、华东地区独特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要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障转型升级。要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扫尾,加快现有企业嫁接重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力推动全民创业。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财税、投融资、收入分配、住房保障、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切实加强对内对外开放,积极融入长三角和上海、南京、合肥三大都市圈,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合作,提高经济外向度。要把县域经济作为重要支撑。县域经济不强是我市的短板。要因地制宜走强县之路,切实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积极支持天长率先发展,冲刺全国百强县。积极支持来安与南京江北地区融合发展、全椒打造合宁两大都市圈节点城市、定远融入合肥都市圈、明光参与苏滁经济带建设。积极支持凤阳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区和加快皖北发展政策叠加优势,在沿淮地区加快崛起。

  (二)紧紧把握示范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全力推进园区跨越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好皖江示范区的政策效应和品牌效应,借力发展。以苏滁现代产业园为核心,以邻近江苏的19个园区为重点,全力打造苏滁经济带,使之成为滁州乃至全省重要的增长带。强化园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园区的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整合和集约节约利用,组建投融资平台。以效能提升为中心,创新优化管理机制,推动一批园区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高新区,早日成为千亿级、五百亿级园区。争取到2017年,全市园区建成区面积超过350平方公里,税收收入超过150亿元。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转变招商理念和方式,注重全面承接、创新承接、提升承接、有效承接,挑商选资,严把项目投资强度、投入产出和能耗排放关,努力引进研发机构、金融组织、总部经济和高端人才。

  (三)紧紧把握城乡统筹这一基本路径,全力推进美好新滁州建设。以打造又好又美又时尚的安徽第一印象为目标,精致建设美好新滁城。围绕建设合宁之间新型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千年亭城的特色定位,按照一年主攻重点、两年初具规模、三年全面提升、五年基本建成的总体要求,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突出抓好一山(琅琊山环山景观带)、一城(古城)、一河(清流河)、一湖(明湖)、一库(土桥水库)、一镇(乌衣古镇)、一路(滁州大道)工程,打造城市亮点和名片。力推苏滁产业园成标杆、琅琊山旅游区大变样、城南新区旺人气、古城区显魅力,基本建成高铁站区和科教园区。继续实施“131”组团发展战略,加速内外两个同城化,将琅琊新区、南谯新城纳入主城区,以全椒、来安两个县城和汊河新城为副中心,扇形展开,协同发展,与南京无缝对接。争取到2017年,“大滁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万。加强城市管理,全面实现“六城联创”目标。加快建设美好新城镇。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标准,改造老城区,提升新城区,扩张产业园区,新老并重、产城一体、建管结合推进各县城建设。按照“镇当城建”的思路,打造一批5-10万人口的镇级小城市和精品小城镇。积极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通过努力,使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从今年起,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50个左右中心村、治理改造1000个左右自然村。争取到2017年,60%以上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要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