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际新闻 >

国礼《论语导华北科技学院专接本读》背后的故事(2)

  “中国文化在法国拥有很多受众,很多研究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的专家学者等常来光顾,为其汉学研究寻找思路。”克拉姆罗蒂说,目前,文献室的中国书籍有1500余种,占全部书目的10%—15%。图书室还会定期购入刚出版的一些中国古籍的新译本,以满足当下读者的需求。

  普罗旺斯藏鹭轩:

  《论语》有何特殊性?

  为追寻这个答案,我来到了位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乡间的藏鹭轩。绿意盎然的院子里立着一栋二层小楼,这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名誉主任研究员、著名汉学家雷米·马修的居所。从工作岗位退休后,马修就搬到了这里,潜心著书。因为周边时有苍鹭出没,他便起了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尽管已年逾古稀,马修每日仍专心研读七八个小时,孜孜不倦。

  马修研究先秦哲学40余年,对于《论语导读》这份国礼的特殊性,他认为,作为第一部法语版的《论语》译著,《论语导读》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代表了法中文化、语言交流的起步。他很欣慰,如今中文在法国中学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论语导读》为国礼对未来的中文教育也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马修著有《孔子》一书,还与一位加拿大汉学家合作译介了有关孔子、孟子、荀子等的相关著作。谈起这些内容,马修兴味十足。“不读孔子就无法研究中国哲学,无法理解中国百家思想,孔子是应当阅读了解的中国第一位思想家。”他说,《论语》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对欧洲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欧洲以外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这是文明的重要发现。

  马修表示,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绝大部分欧洲哲学家都通过拉丁语翻译作品接触到了孔子。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对《论语》非常感兴趣,曾在他们的作品中提到中国的宗庙祭祀、礼仪、孝悌、道德等内容。通过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欧洲学者看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

  马修说,19世纪以后,汉学在欧洲成为一门单独的人文学科,语言学、考古学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古籍研究带来了更多便利。“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千年,穷尽一生也只不过窥其一角。”马修感慨道,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事物”,中国文化值得持续反复地研究。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4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