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体育播报 >

保健食品消费调查:产业在规范中加速复苏(2)

2019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多部门联合下发《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方案》。随后,总局相继出台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19年版)》、《保健食品命名指南(2019年版)》等。

2020年4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1年)》,再次将整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作为重点,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者以会议、讲座、健康咨询、专家义诊、免费体检、组织旅游等任何形式对食品保健食品进行虚假宣传、欺诈营销的违法行为。严格保健食品直销市场准入,对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严重违法行为的直销企业,依据《直销管理条例》予以处罚,直至吊销违法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

2020年1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意见稿将保健食品功能进行了修订,拟调整为24种保健功能,并对保健功能做了释义。

随着监管的不断强化,特别是“百日行动”以来,越来越多的保健食品企业对规范经营形成共识,大大提高了规范经营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经过监管部门的大力整治,保健食品行业逐步走向规范成熟。徐华锋指出,通过非常严格的整顿,保健食品市场在规范中发展,违法添加、制假售假等现象大幅减少,监管发挥了应有的效果。不过行业仍有三大问题亟待整治,一是夸大宣传,夸大保健食品本身具有的特定功能,扩大功能范围,甚至宣称保健食品的治疗疾病作用;二是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以保健食品的名义销售,宣称功能功效,三是保健食品的价格依然虚高。

记者近日在电商平台搜索“保健食品”发现,大量跨境产品排序靠前,只有少部分有“蓝帽子”的保健食品。据悉,跨境电商进口产品只要符合生产国的相关要求就可以销售,由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属于个人物品监管,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行为属于消费者直接向国外购买,因此产品只需符合原产地的要求即可。于是,没有“蓝帽子”的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售,在“宣传”上就容易打擦边球。

“从贸易角度看,跨境电商渠道的产品销售是合法合规的,这些产品符合原产地要求,可能在国外有相关动物实验或者基础研究,但它本身的某些功效在我国并没有相关验证,究竟能不能达到其所宣称的功效也有争议,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要保持理性。”徐华锋说。


产业加速复苏科技含量稳步提高


2020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于保健食品领域乱象的监管仍然处于高压状态,但在国民健康消费需求加速升级背景下,保健食品行业回暖迹象明显。同时保健食品企业积极探索直播、电商等数字化创新,引领行业恢复性增长。

据京东健康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营养保健品类销量增速明显,尤其是提高免疫和延缓衰老等健康品类受到用户青睐。

在市场迎来新一轮复苏之时,保健食品备案数量亦逐步增长。从2017年到2020年,保健食品备案(国产和进口)由308个增长到2359个。截至2020年底,我国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分别为16300余件和6500余件。其中,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实施以来,新注册保健食品2000余件。从营养素补充剂到功能性原料,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不断扩大,不仅更新了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同时增加了凝胶糖果、粉剂这两个食品形态作为保健食品备案剂型。

“需求的增加,政策、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生物医药技术的蓬勃发展,都在带动市场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专业技术或者研究背景的从业人员,进入到保健食品行业,包括国际化的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加入到市场竞争中来,也促使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加速科技转化。”徐华锋说。

在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看来,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要特别关注三个词。第一个是“创新”,对于保健食品产业来讲,创新发展不仅要考虑原料、功能、形态,也应该考虑未来保健概念和发展趋势。第二个是“精准”,保健食品企业接下来的发展要应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提供精准的服务和产品。第三个词是“提升”,如何去提升质量,促进产业的技术转化,是行业一直都在努力的方向。除质量提升外,供应链协同发展、打通技术壁垒、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也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