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明星娱乐 >

“微一案”的客户们有多惨?有人起诉 有人涉传遭罚(2)

调查发现,这些案件大多以调解方式或原告撤回起诉结束,如果非要抓个典型案例的话,杭州缇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杭州微一案致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这场合同纠纷倒是有详细的裁判文书对案情的细节进行披露:原告诉称,其于2019年12月与被告签署合同,要求被告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与服务。在后续的一个星期内,被告方未能达到其承诺的服务,所以原告要求解除合同,并承担10%的违约责任。被告迟迟不按照合同相关规定办理解约程序,严重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同时,该合同属于条款格式由被告提供,上面并没有明确被告的义务,因此原告认为该合同违背了公正原则。同时,原告认为合同签署后,双方都有责任,解约金应当由双方共同承担,而被告在接到原告解约函后,未采取措施也不予正面解决,严重损害公司利益,协商无果后向法院起诉。

经法院查实,双方签署的合同的具体内容如下:

法院认为:从本案《社交新零售服务合同》名称及内容来看,该合同是我国《合同法》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从该合同约定的内容来看,与委托合同最相类似。因此,参照《合同法》有关“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的规定,缇美公司有权解除本案《社交新零售服务合同》。法院最终酌定违约的缇美公司应支付微一案公司50000元,微一案公司已收取服务费179800元,在扣除该50000元后,尚应返还缇美公司129800元。

无法落地,甲方如何发声投诉

近日,本平台也接到了某公司负责人关于微一案的控诉,这位负责人无奈地说道:“微一案跟我们的合作已经结束了,我去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去了,因为他们只给方案,我落地不了。”

而向本平台发出这样声音的老板不止一例。

还有一位老板则是这样心下怅然地回忆起当年跟微一案的相逢:“2019年,我到杭州参加一个化妆品展,微一案到处发名片,他们的人业务特别勤快,后来我就注意到微一案公司。经过了解,我发现它的业务打法有点像阿里系的打法,比如说只要是拉个业务,他的提成甚至会达到50%,就是直接提成。举个例子,小业务员直接拉一单,直接提成可能就有30%,如果是主管,提40%,如果是经理,可能直接提50%,那么经理和主管呢,他们之间还有差价,等于他们内部也有套分佣体制,好像是没有底薪。值得一提的是,微一案每个月都开设个总裁班,大概人数有五六百人,都是各个公司开盘的。当时这些跑业务的就跟我讲,说这些都可以是你的资源,毕竟我们当时也想搞点OEM的贴牌什么的,说实话也有点心动。但后来,我还是没去参加这个总裁班,我觉得微一案就是个坑,因为交完18万元的合同费用以后,他给我出的方案感觉很低级,我们发现我们十年前、八年前都会出这种方案。但我们也没死心,毕竟花了钱,课就听得很认真。我们就跟他们说如果是我们需要打造一个招商团队或商学院,你们要收多少钱?对方说这个收费特别高,需要再交个50多万元的费用,那我一看这就是个坑嘛,这就是很大的一个坑!”

在贴吧中,也同样有网友写出了涉及到被骗经历的文字。

动辄千万,成交业绩令人瞠目

虽然上述这些老板们的发声普遍都是不认可微一案提供的方案的,但却另有回款数据显示,微一案已帮助多家微商企业回款了几十万、几百万,乃至数千万的业绩。

据某品牌微商的经销商发布的朋友圈截图显示,某微商企业在举办周年庆活动时单单一天的回款数额就超过了900万元,而这个略显夸张的成交额跟后面这些数字比起来甚至还有点小巫见大巫了。据PPT资料《线下培训服务清单》显示,跟微一案合作的客户在某一次会议中的成交业绩在千万以上的案例已是不胜枚举。

而如果上述数据都是真实的话,那么,这些企业属地的税务部门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