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观察 ▏张庭涉传案三个舆情发酵阶段探析(4)
时间:2022-06-07 12: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但是自连续出现“质疑石家庄裕华区市监部门的管辖权”的相关言论及文章,加上其律师团队频频发表质疑“河北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管局不当执法”之后,部分媒体的态度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大众生活报在《保护社交电商环境持续发展》报道中,以“TST庭秘密”涉传为例,向监管部门提出“TST庭秘密APP社交电商的特点是全国性销售,企业的一个行为违反了法律,在受到一地市监部门处罚并按规定进行了整改后,难道全国各地的其它市监部门可以再次立案查处?如果是这样,企业还如何生存发展,营商环境又从何谈起?”的质问。 再如,豫南晚报网接连刊发了两篇关于“TST庭秘密”涉传案件的评论文章。在文章对此案件的“神秘举报人”“没有案件管辖权、查封冻结涉嫌违法”“裕华区市监局拒绝媒体采访,回避焦点问题” “石家庄市裕华区市监局违法行政”等多方面进行了质疑,并进一步讨论了“监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合法性”的问题。 同时,道道舆情监控室也注意到,此次张庭、林瑞阳夫妇以TST庭秘密运营主体达尔威名义提起复议,并未否认涉嫌传销的事实,而是重点围绕管辖权问题。目前,涉及本案的有关部门尚未对这一消息作出回应。而该事件的舆情仍在持续发酵,事件走向也备受各界关注。该事件的后续进展,道道舆情监控室仍将持续关注。
道道舆情监控室点评 从舆情管理的角度来看,张庭团队近来的系列动作确实很有章法: 其一:不逃避涉传问题。此次张庭、林瑞阳夫妇以TST庭秘密运营主体达尔威名义提起复议,并未否认涉嫌传销的事实。因为其传销行为已经为既定事实。 其二:重点围绕管辖权问题进行复议。抓住此案似乎有瑕疵的地方。 其三:适时“引入第三方”,比如,知名律师何兵的几次言论,由于其职业属性,他发表的任何对案件的质疑都可能决定舆情发展趋势。 最后:善于“疏导对冲”。道道舆情监控室留意到,在张庭申请复议曝光之前,网络上已经有零星的疑似疏导类消息,比如:2022年4月20日,法治与生活在《换一个视角看TST涉嫌传销案,发现了怪异的问题》一文之中就对“上海达尔威公司涉嫌传销于2021年5月25日被湖北保康调查,裕华区是在2021年6月5日。裕华区可以再次立案吗?”表示了质疑;2022年5月初,网络上开始陆续有质疑“TST庭秘密”涉传案件中的神秘举报人李颖及“李旭反传防骗团队”的消息和报道,指李颖举报上海达尔威公司的目的并不单纯,以举报“TST庭秘密”涉嫌传销,来给上海达尔威公司施加压力,为解救曾利用上海达尔威公司的系统漏洞,骗取公司400余万的朱某(李颖的老公)。同时也对“李旭反传防骗团队”与裕华区市监局的关系质疑……类似这种“背后似乎存在的隐情”的文章往往会让大家对处罚背后的故事产生丰富联想,以“对冲”大众高涨的负面情绪。 道道舆情监控室认为,张庭的律师团队此前激烈的言论似乎更像是在给监管部门施压,但是随着台湾媒体的关注,舆论进一步发酵升级,如果任其发展,事态很可能会失控,也将会把张庭夫妇拉入另一个舆论深渊。显然,张庭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才会在26日深夜紧急发文,以期平息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步“险棋”孰对孰错,暂不好评论,但此次舆情事件说到底只是一场法律纠纷,应当在法律框架之内解决,不应涉及其他。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韦潇潇在《张庭夫妇提起复议?“吃瓜”别忘了回归法律》一文中所讲:无论是明星还是台商,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特权,都必须遵守法律,合法经营;另一方面,无论是谁,在认为权利受侵害时,都可以寻求法律救济,这是法律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不应有任何道德争议,也不值得炒作。杜绝某些“猪养肥了该宰”的网络极端言论和阴谋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法律的归法律。近年营商环境的进步,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不是少数人三两句质疑就能否定的。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查处个别企业的违法行为,绝对不是伤害营商环境,反而是维护营商环境、保护公平竞争。这种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继续依法维系,需要坚持程序正义,以免落人口实。庆幸的是,广大网民已经渐渐成熟起来,在一次次被反转、被娱乐的事件中,大家已达成最基本的共识:法律是一切舆论争议最好的定海神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