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知篇】郭继伟:以案为鉴,解析危机公关中的“时”“度”“效”
时间:2023-01-10 07: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道道网 点击:次
道道网讯 2022年12月29日,第六届世界新零售行业舆情高峰论坛以“舆俱进”为主题,通过“舆知”、“舆机”、“舆道”三个篇章展开,邀请了政企领导、行业专家、风控专家、法律专家、学者、新零售社群电商实战大咖、新派直销实战大咖、企业董事长、企业高管等同台论道,围绕行业企业发展破局之道,通过专题演讲、圆桌论坛分享智慧,拓宽思路,为新形势下的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考。 会议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举行。会上超过15位嘉宾奉献了9场主题演讲和1场圆桌论坛,危机管理实战派专家郭继伟发表了《以案为鉴,解析危机公关中的“时”“度”“效”》的主题演讲。
以下内容截取郭继伟主题演讲: 时—危机公关的时机把握 首先,“时”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危机公关的时机的把握,怎么样把握时机呢?今天我们从“时、度、效”三点出发,用两个最新的研究模型加一个公式,通过一两个月前的“新鲜”案例,来让大家一起了解在新媒体环境下或者未来大变局环境中,舆情应对该运用怎样的技巧,怎样去把握中间的尺度、分寸和效果。可以说,未来不能只依靠单一手段去解决问题,而是要由一整套手段达成的有机整合。
那么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危机公关是不是越快越好?我们经常会在市面上看到很多的说法,相当一部分人会说危机发生以后,我们要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去声明,这到底对不对呢?其实我们只要稍微的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这是错误的,极其错误。因为如果说第一时间你做出了不恰当的反应或者不正确的反应,你可能就失去了唯一的一次自救的机会。 目前不恰当的声明导致出二次危机的事件(案例)非常多,第一时间发声还是第一时间响应,或者说第一时间反应,别看三者只有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 在这里举一个实际案例,海天味业的“添加剂”事件。该事件发生在9月初,自媒体人辛吉飞,发布视频称海天酱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国内外添加剂“双标”的热议。到了9月底,由于事件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所以海天味业不得不在此时间点第一次出面回应相关舆论。
众所周知,在危机公关里有一个策略叫责任切割制,但海天味业在前两次回应舆论时,犯了两个明显的错误,一是推高对方的行为(质疑海天等于质疑中国食品安全),二是要对相关人士取证追责。 要知道,在传统的危机公关里最不应该采取的行为就是“硬刚”或者说叫嚣追责。往往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自证清白,里子干净了才有追责的底气。另外,当舆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我们首先要消除消费者的情绪心理,只有情绪平静,才能促成面对面沟通的有效进行。 其次要搞清楚事件的状况,尽可能的掌握事件的全部信息。因为当危机发生之后,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除了要有专业能力外,还有取决于掌握了多少信息,只有信息足够充分,才能帮助我们做出最正确的反应和判断。 以案为鉴,我们如何从危机的生命周期看时机的把握,就需要把所有的危机或者事件理解成一个抛物线的事情特征,所有事件发生以后,它都是从0到爆发,最后消亡。也可以理解为,如果说危机发生之后,你什么事都不做,危机会不会消失?会。但是这个后果非常考验企业或者个人的承受力,就像现在的新冠一样,当发生到自己身上时,没有处理它,它也会自然消亡了,但是能不能承受这个后果因人而异。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最新研究的危机公关6p原则:
1.心理准备 心理上没底、完全没准备的时候不发声
2.情绪准备 情绪不冷静,无法客观判定事态时不发声
3.信息准备 内外信息掌握极其不足,无法支撑基本沟通
4.手段准备 发声途径、平台、技术、资源等
5.声明准备 提前准备好靠谱、经得住推敲和质疑的声明, 对公众、对监管、对媒体
6.风险准备 发声可能引起的潜在风险和舆论的可能走势,要预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