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后营养保健行业增长潜力进一步释放 行业如何规范发展?
时间:2023-10-24 11: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次
在政策支持和需求驱动下,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意识有了大幅提升,中国营养保健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动力,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 道道网讯 在政策支持和需求驱动下,尤其在新冠疫情之后,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意识有了大幅提升;同时,通过用户洞察可以发现,无论是日常的增强免疫、预防疾病,或针对特定需求的状态优化、还是在康复期的营养补充,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营养健康需求,都呈现出精细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对营养保健产品的成分配方、细分功效、购买渠道等,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中国营养保健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动力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同时,国家政策也不断支持营养保健行业发展。早在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共同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入国家发展规划。2017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要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针对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前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银发一族”和“年轻一代”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人群,在科技进步带来的渠道触达效率及专业运营能力的加持下,保健品行业未来可期。 近五年来,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达2989亿元,同比增长10.4%,2027年有望达到4237亿元。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监管也逐渐完善。自2012年以来,国家多部门陆续印发支持、指导和规范保健品的发展政策,涉及保健品命名和宣传规范、保健食品安全等内容。日前,在京东健康举办的2023全球营养保健盛典上,京东健康营养保健事业部总经理杨叶指出,整个营养保健行业虽经历野蛮生长,但在政策支持下也逐渐规范发展。 营养保健千亿市场 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是新兴后起的消费市场,中原证券研报介绍,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体量较大,但是人均消费水平仍然很低,而目前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增长水平高于全球,市场销售额稳步增长,2007至2017年的年均增幅达到9.58%,高于同期的全球保健品消费增长水平。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达2989亿元。 在消费方面,由央视、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联合发起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表明,2023年,18-35岁年轻人的消费榜单前三位的是旅游(32.77%),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31.67%)和保健养生(31.04%)。数据调研显示,在购买养生保健品的90后中,普遍每天吃2-3种养生保健产品,超七成每月花200元以上。 在行业快速发展下,杨叶也指出:“用户消费选择越加专业,驱动产品向成分有效化发展”成为当前新趋势。“疫情之后,免疫健康类、情绪健康类、慢病管理类以及滋补养生类产品,都有比较明显的跃迁,这表明消费者‘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已经开始先行。” 在营养保健产品中,杨叶介绍,将营养保健产品从消费类向专业类划分,可以把产品划分成三大类别,通常消费类产品用户更加广泛,可将其称为泛健康类消费产品,其中包含类似于药食同源、滋补类等产品;再高一级的产品专业性更强,如蓝帽子产品;最顶尖的产品专业需求更高——特医食产品。 其中,特医食品是专业性最强的产品,其全称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转台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2022年全球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从583.0亿元上升到896.4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千亿大关,达1110.6亿元;2016-2022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5.9亿元上升至119.3亿元,3年疫情使得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受到消费者欢迎,市场增速较为可观。从市场总体而言,我国特医食品规模占全球市场不到3%,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从临床渗透率看,在美国,有65%的营养不良患者在使用特医食品,英国有27%,而中国大陆只有1.6%。 艾媒咨询认为,未来在人口老龄化、下游需求不断加大及医院营养科建设发展等因素驱动下,特医食品凭借在临床营养支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27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将达234.2亿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