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伉俪王好为、李晨gamesguardnet.dat声:雅俗共赏是每代影人追求(2)
时间:2019-09-28 12: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近年来电影市场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回归,王好为和李晨声认为是一种好现象,但想要叫好又叫座儿,创作者在专业性上必须要加把劲儿。“现在有些历史题材的影片,很不讲究,经常是张冠李戴,难免贻笑大方。”王好为说,“电影是集体创作的活儿,导演、摄影、美术、道具、化妆……出现任何一个瑕疵,电影的质量就会降低。过去拍戏时,要找到最符合剧本的典型环境,体验片中人物的心理,让人物活起来。这是电影工作者必须完成的课程。不熟悉生活,创作者就没有话语权。” 出于情怀,“出山”拍戏曲电影 本世纪以来,他们的作品渐少,比较近的是2013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徐悲鸿》及2015年两人联合执导的“京剧电影工程”影片《状元媒》。 如今,能打动二老重新“出山”的作品,基本都与当年的情结有关。少年时,李晨声就酷爱戏曲。而王好为也与戏曲电影颇有渊源,1962年她以助理导演身份参与戏曲电影《杨乃武与小白菜》。李晨声也参加过样板戏电影的拍摄。 2000年两人合作执导的黄梅戏电影《生死擂》,用电影手法表现戏曲的诗、情、美,为戏曲的电影化做了尝试,斩获了金鸡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 “过去戏曲片一般都以中景为主,因为戏曲的唱念做打主要是通过载歌载舞的身段动作来完成,而演员面部浓妆艳抹、表情夸张,不宜近观。”他们说,《生死擂》全部在皖南实景拍摄,徽派建筑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生死擂》采用两极镜头:特写、近景与全景、远景,既表现人物的内心,又通过环境诉说着剧情之外的历史故事。 而2015年的《状元媒》是我国“京剧电影工程”首批十部影片之一,获得中美国际电影节最佳戏曲片奖。 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始,戏曲就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戏曲名家的表演曲目都曾被拍摄成电影。但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戏曲电影被搁置了一段时间。京剧电影工程的启动,推动戏曲电影破除门户之见、行当之限,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掘戏曲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像一个有声有色的资料留存库一般,如今,戏曲电影更多在留存国粹经典、传播德艺风采。对王好为和李晨声而言,拍摄《生死擂》《状元媒》,更多是出于情怀,既为戏曲艺术留存一份史料,也为当下中国电影观众提供一份诗意的选择。 “搞喜剧不是胡闹,要有思想内涵” 王好为、李晨声1979年的轻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为不少人熟知,影片由陈强、陈佩斯、刘晓庆、张金玲等出演,通过剧中两代人的冲突,深刻反映了时代要求人们观念更新。 40年过去了,国产喜剧电影频频赢得票房,但也有一些作品饱受争议。 王好为认为:“搞喜剧不是胡闹,不是出洋相,千万不能低级趣味,要有思想内涵。”在创作中她体会到,喜剧以笑为手段,笑是由不协调产生的。这种喜剧性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目了然和出乎意料。 采访过程中,从眼神中能感受到二人平日里的亲密无间。相伴几十年,拍电影的趣味越发相似,但他们并没有被对方的光芒所掩盖,反倒在各自的领域都建树非凡。 “我们从大学拍毕业作品时就开始合作了。没有导演、摄影之间的纠纷,也少了很多人事关系的顾虑。”1962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王好为和李晨声都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从此一同走上了电影创作之路。 王好为说,二人长期以来都保持着“想起来什么就商量什么”的沟通状态,白天在摄影棚里拍摄,晚上回了家也继续讨论。坦诚地交流,使得两人在电影的创作上能够保持高度统一,也孕育出许多经典作品。 岁月荏苒,近60年过去了,他们最关注的是中国电影的眼下与未来。 “我们刚工作的时候,从在解放区走出来的老艺术家那里获得指教。现在我们这代人也都退休了,希望以后还有人能接棒,不要让中国电影一脉相承的东西断了根儿。”李晨声说,电影创作绝对不能失去本心。 王好为也说:“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北影厂的优良传统,要传承下去,这是很要紧的。” 古稀之年,与电影圈日渐疏离,但二老依旧关心着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为电影行业“唯票房论”“唯流量论”的现象而忧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