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人民出版社:表重庆打黑者受冷落里兼修纵横合力

原标题:人民出版社:“表”“里”兼修 纵横合力

  在中宣部公示的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图书中,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等7种图书入选,数量位居出版社第一。这得益于人民出版社长期奋战在主题出版一线的经验积累,从选题策划到写作编辑,从制作出版到宣传发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出版体系。为此,《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张振明,探寻打造优质主题出版的秘籍。

  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推出了大量精品主题图书。人民出版社供图

  把握优势,通天线接地气

  在主题出版方面,人民出版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张振明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部门主要承担两项政治性出版任务,一是领导人著作,二是中央文件文献,两者都属于核心主题出版物,因此人民出版社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文本资源。

  但一部优秀的主题出版物不是靠资源堆出来的,对于人民出版社来说,先天优势只是他们的一个良好起点。“我从事编辑工作近20年,对主题出版总的感受是:主题出版要做好两点,一是通天线,二是接地气。”这是张振明个人经验的通俗总结,也是他从事主题出版工作的基本遵循。

  所谓“通天线”,就是指编辑要熟知、掌握和悟透中央最新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来做好主题出版工作。“通天线”才能具有时效性,这是对编辑在选题策划方面提出的要求。张振明介绍说,2013年出版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一书,出版背景是党的十八大闭幕刚刚6天后在中南海举行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向外界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息。基于这一高层动态,人民出版社立即邀请成思危、高尚全、厉以宁、吴敬琏等10多位改革型专家学者,利用春节时间共同撰写了《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一书,以为决策层提供改革建言,同时深入浅出地为广大读者讲述改革共识和改革新论。该书在第一时间推出,体现了很强的时效性。张振明说:“这本书虽然是一本理论读物,但发行了10多万册,还入选当年的‘中国好书’。”

  所谓“接地气”,是指要提高主题出版物的可读性。“不同于学术研究著作,主题出版物应该更加大众化、更具可读性。”张振明表示,形式上、语言上一定要生动鲜活,让包括青年读者在内的社会普通读者看得懂、喜欢看。比如,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便邀请拥有大量青年读者粉丝的“网红”思政课老师,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江南大学唐宝忠等青年教师,撰写出版了《顶天立地谈信仰——原来党课可以这么上》《宝哥说思政》等通俗思政读物。这些读物,语言生动风趣,擅用通俗易懂而又结合实际的方式来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贴近学生,贴近大众,贴近实际。

  “我手头现在还有一本刚刚出版的可读性很强的主题图书——《中国巨变:地球上最伟大的变革》。”张振明言语中透露着喜悦的情绪,他介绍说,这是由一个外国资深中国问题观察家去剖析和讲述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内容非常有感染力。但是,张振明也坦言,在“接地气”方面主题出版物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形式上、语言上要进一步改进提升。”

  顺应趋势,创新出版形式

  “适应融媒时代,现在我们很多时政书也以视频书的形式出版。”张振明说,人民出版社2015年制作出版了第一部时政视频书——《图解政府工作报告(2015)》,这是“互联网+”在出版领域的一个标志性案例,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标志性产品。

  视频书的具体形式是在书中附上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链接到相关的音视频。这些音视频是对书中内容的补充说明及延伸。原本很传统的一本政治读物,在二维码的加持下一下子就鲜活起来。

  在《图解政府工作报告(2015)》出版之后的每一年,人民出版社都延续了这一做法,还推出了《不朽的马克思》《习仲勋画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等多部视频书。今年也不例外,以《平“语”近人》为例,该书以同名电视节目的解说词为文本基础,编辑把电视语言转换成书籍语言,同时在其中穿插视频二维码。《平“语”近人》电视节目版走红网络,并没有影响到其图书的传播热度,以视频书形式所作的二次传播依然广受追捧,目前已经发行100多万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