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及特点(2)

一个社会结构内有多种多样的青年亚文化,甚至同一种亚文化也有开创者与追随者的区别,不同的青年信奉亚文化的程度也有差别。青年们基于不同目的、不同需求信奉一种或多种独特的亚文化,并且不同的亚文化风格会呈现程度不一的断裂。而这一断裂也会随着青年们向网络的迁移,从现实生活延伸到网络平台。因此当“IG”在社交平台上疯狂刷屏时,游戏青年们就已经走出了自己的“圈子”,继而出现许多“求解答”的疑问。

同时,除了青年与青年不同圈子的差异之外,互联网也延伸了现实生活中的代际区分。在“IG”占领微博热搜的同时,“金庸去世”与“蓝洁瑛去世”也位列热搜榜单。而这时许多网友发出“你不知道IG,我不知道蓝洁瑛”的感叹。当80、90后为IG夺冠流下喜极而泣的眼泪时,60、70后集体为金庸的去世而缅怀。当然,这其中也有所交织。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菲尔﹒科恩就开始研究青年文化与父辈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亚文化是两种相互矛盾的需求之间的妥协方案:创造、表达有别于父辈文化的自发性和差异的需求[5]。但赫伯迪格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只看见青年文化与父辈文化的融合和连贯,而忽略了他们的不一致性与不连续性[6]。此后又有学者针对上述争论进行了探讨,但通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出,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为青年文化与父辈文化确实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现实生活的代沟在网络上得以延伸的同时,且不谈它们内在意义的一致性或断裂性,但至少给了彼此一个了解的机会。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越来越多样的青年亚文化出现,青少年们出于多种原因信奉其中一种或多种,并呈现出与传统青年亚文化不一样的特点。它们没有很深的阶级特色与政治特色,或仅仅出于娱乐的目的,补偿空虚的内心与迷茫的未来。此外,当前青年亚文化群体也没有以前那么隐秘,各个“圈子”虽有界限,但常产生交集与对话,并易于被发现。互联网平台在给予他们宣泄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反叛性。

参考文献:

[1](英)斯图亚特·霍尔,托尼·杰斐逊著.孟登迎,胡疆锋,王蕙译.通过仪式抵抗 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6-20,296.

[2]平章起,魏晓冉.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8(11):35-41.

[3]陈霖.迷族:被神召唤的尘粒[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71-72.

[4]David Muggleton&Rupert Weinzierl,ed,The Post-subcultures Reader[M].Oxford&New York:berg publishers,2003:52.

[5]Cohen P.Sub-cultural Conflict and Working Class Community[M].New York:Macmillan,1997:60.

[6] (美)迪克·赫伯迪格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0-154.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