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聚焦用心之作探究爆款背后(3)

  “以前走在上海街头看到一栋老建筑,可能先看到的是它的实用价值,现在眼光变得不同,看到了它背后的情感,站在那里仿佛看到了这里的前世今生。”卢晏羚说道。

  而这也正是纪录片想要着力表达的——没有一座城市是一蹴而就的,正是那些点滴的历史汇聚成今天的上海,它们留下了信念的火种、文化的底蕴,它们留下了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城市精神,它们造就了今天的上海,也深刻影响着上海的未来。

  上海的背后是中国,也是新的时代。而对历史的深情回看,有助于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履行国家赋予上海的职责和使命。

  青海广电《代号221》

  书写核工业人不凡故事

  □记者 李淼

  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专业的谢建源,在金银滩草原的白杨树下对自己喜欢的姑娘骆继湘表白了。不同于其他恋人的甜蜜,他的表白有些悲壮:“我所做的工作,可能对人的身体有影响,也可能影响到将来,如果我们没有孩子,你还愿意吗?”两天后,他收到了骆继湘的答复:“为了事业,即使没孩子我们也可以,原子弹就是我们的孩子!你就放心地干你的事吧。”

  十几年后,同样是在金银滩,诞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许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变,而谢建源、骆继湘这对恋人一生中的重要时刻也在这里被见证。

  这是纪录片《代号221》中的一个感人故事。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牵头,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制作的这部纪录片,没有将镜头对准于敏、朱光亚、周光召、钱三强等“两弹”功勋,而是聚焦在谢建源这样许许多多默默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平凡人”身上。用该片总导演李晓的话说:“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历史上,很多人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应该被铭记。”

  重返历史现场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位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原国营221厂,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这里,曾有上万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铸就了共和国的核武重器。

  有关这段历史的具体故事,一直很少被解密。《代号221》正是讲述自1958年以来的几十年间,我国第一代核工业人在青海金银滩草原上“作隐姓瞒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那段重要历史,通过挖掘大历史、大背景下的感人细节,记录和讴歌这些平凡英雄鲜为人知的生命故事。

  为此,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口述历史,《代号221》采用重返历史现场的表现手法。“大家都知道睹物思人,那些建筑正体现出那些场景和年代感,所以我们让亲历者回到了现场。”李晓说。

  在青海省各级单位大力协同下,20多位耄耋之年的老221厂人从全国各地回到历史现场,为观众实地讲述那段青春岁月。这些老人白天在海拔3000多米的221厂旧址拍摄,晚上回西宁市住宿,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出发,深更半夜才能返回。原221厂高级工程师、已经81岁的谢建源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也许是因为心情好,身体也很争气,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谢建源说道。

  李晓坦言,无论是《代号221》的前期调研,还是正式拍摄的每一天,自己都是在感动中度过的。深感此次拍摄的责任和意义重大,制作工作自2018年11月启动,2019年6月正式开拍,曾三赴青海实地寻访、勘景,采访了多位当年在221基地工作和战斗过的老人;撰稿团队前后撰写6版文稿,总计20多万字;后期团队先后经历了精编剪辑4版……3集的纪录片历时一年多,最终成片。

  弘扬“两弹”精神

  在谢建源看来,221厂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更重要的是这里还诞生了值得永远传承的“两弹”精神。亲身参与拍摄,让谢建源更多了几分期待,“希望年轻人能够把‘两弹’精神传承下去,以身许国,为国奉献。”

  “这些老人因为职业的特殊,曾经一度保持沉默,就像草原的星空一样隐没在寂静的黑夜中,但把他们汇集起来,就是璀璨的银河。”李晓希望用纪录片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平凡英雄谢建源们的不凡故事镌刻在青藏高原上。

  事实上,这部作品的创作可谓举全青海之力,不仅在拍摄过程中得到了青海省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其创作动议也是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主动为之”,建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协调帮助创作以原子城“两弹一星”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为此,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西明和副省长张黎高度关注,张黎曾两次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协调此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