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1.2万册图书版本,藏有你我的记忆

原标题:□本报记者 王坤宁

七秩芳华,与国同行。10月9日,由中宣部主办,中宣部出版局、中国版本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承办的“书影中的70年·新中国图书版本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及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1.2万余册图书版本见证出版70年变化

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载体,是文化传承的金种子,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领袖著作版本”“社会科学图书版本”“文学艺术图书版本”“科学技术图书版本”“古籍整理图书版本”“连环画版本”展区和“新时代图书版本”特别展区,展览集萃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代表性图书版本1.2万余册。展览还专门设立纸质版本体验区、网络版本体验区,丰富观众的鉴赏、阅读体验。

开展首日,展览吸引了文化出版界人士、专家学者和高校人员等有关方面的代表前来观看。

在一个个展区里各种版本的图书面前,大家驻足参观,认真聆听讲解,不时交流体会。“回顾历史,思考当下,展望未来,这是一种出版精神的传承”“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能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反映中国出版业70年成就的展览,非常有意义”“1.2万余册图书版本,记录社会变迁的难忘瞬间,折射出新中国70年的光辉发展历程”……观众一边参观,一边交流。

“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古籍整理出版重点规划开始到现在,这里展示的内容都明确反映了在规划指导下,体现国家意志的古籍整理重大项目的开展情况。”在“古籍整理图书版本”“社会科学图书版本”展区,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看得非常认真。古籍展区有一整面墙都是“二十四史”的各种版本,社科展区有新中国历史典籍本《资治通鉴》以及最早的《全宋词》《全唐诗》,最早的《甲骨文合集》……“这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图书都在这里有展示。”徐俊表示,看后深感出版人的工作非常有价值。

让读者通过出版物找到自己的记忆

1.2万余册图书版本,在传承中华文化、书写中国故事、凝聚出版人的匠心、承载几代人的美好记忆的同时,也定格了中国出版业70年来为文化强国建设留下的坚实足迹。

看着展柜里《新华字典》的11个版本,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感慨万分:“《新华字典》的每一个版本,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变化,也反映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审美的变化。无论封面设计还是装帧设计,图书本身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性的独特体现。”

“展览非常丰富、立体和全面。”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最有感触的就是《新华字典》11个版本,“从观众年龄段,都能看出来使用的是哪个版本。”在这里,每个观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那个年代读过的书,读过的经典。“这就让我们看到,大众传播离大家很近,离每一个读者更近。”孙宝林坦言,让读者通过出版物找到自己的记忆,是一个出版人“把读者放在心里”的体现。

“展览很全面,提升了出版业的士气。”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看来,“从展览能看到出版人在传承文化方面作出的努力。这里有的版本非常珍贵,如《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当时印得非常少,现在很难找到这个版本。同时,版本虽然形式上各种各样,但是内容都是精品。”刘国辉表示,从纸张、设计的变化,也客观地反映了时代和生活的变化,“这对我们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起到很好的效果”。

看到《十万个为什么》最早版本和早期的连环画版本,学习出版社社长董俊山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展览沉淀了新中国70年来各个领域的出版成果,这在当下也有传播价值和阅读价值。看完对中国出版70年历程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同时也从中受到启发,进一步挖掘资源,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

“从这儿我们能看到中国出版业发展的轨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出版人要有所回应,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担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认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出版界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展示发展成就,让出版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展览完整、鲜活再现了经典版本的恒久魅力,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图书版本流变、出版发展、文化繁荣、国家进步的生动缩影,是新时代出版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