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际新闻 >

全球贫困治理中的非洲减贫国际合作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挑战,其中,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贫富分化、发展失衡是“发展赤字”的重要表现。破解“发展赤字”,既需要落后国家以减贫促发展,也需要国际社会协同联动,大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消除贫困的“世界梦”。

全球贫困治理态势与非洲贫困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时代主题实现了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演变。时至今日,减贫仍是重要时代难题。过去数十年,发展中国家通过调动内外资源与贫困持续作斗争,总体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从历史维度看,全球贫困人口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据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2018年贫困与共享繁荣:拼出贫困的拼图》报告统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以每日支出不足1.9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来衡量,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数量自20世纪90年代起缓慢下降,从1990年的18.95亿人减至1999年的17.29亿人;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减贫成果突出的强劲驱动下,全球极端贫困人口锐减,从2005年的13.52亿人减至2015年的7.36亿人(见表1);在上述四个年份,全球极端贫困发生率分别为35.9%、28.6%、20.7%和10%。

从国际比较看,若基于静态观察,世界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三大区域: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三大区域极端贫困人口占世界比例始终保持在90%以上;若基于动态视角,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无论是极端贫困人口数量,还是贫困发生率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行趋势,从1990年到2015年分别有9.4亿和3.2亿人口脱贫;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减贫取得进展有限,至2015年该地区贫困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极端贫困人口数量不降反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成为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全球极端贫困人口规模预计将从2018年的6.56亿降至2030年的4.79亿。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攻坚收官之年(2030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将愈加集中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该地区极端贫困人口约占总量的86.8%。这就意味着非洲大陆的减贫成效将在全球减贫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非洲减贫国际合作的新变化

非洲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一直是国际减贫合作的重点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非减贫合作出现了诸多新变化。

第一,国际减贫合作目标从“千年发展目标”(MDGs)迈进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致力于推动非洲等贫穷国家发展事业的人们日益认识到,要实现减贫的国际发展目标,需要制定有时限、可定量的具体目标。2000年9月,第55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千年峰会,各国首脑齐聚一堂,签署了以减贫为要义的《联合国千年宣言》,并制定了实现承诺的“路线图”,即“千年发展目标”。从“千年发展目标”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看,它以实现发展、和平和人权为标尺,体现的是自由、平等、团结、宽容、尊重自然、共担责任等一些基本价值观,亦与人类发展目标相一致,如追求健康长寿、接受教育、过上体面的生活,以及享有参与社区生活的政治自由和公民自由,还与拥有人类发展的必需条件相契合,如环境可持续性、公平——特别是男女平等,以及保证全球经济环境等。“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包括8项大目标、19个具体目标和48个指数,实际上是诸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协商的产物。发达国家对非双边援助政策或发展中经济体间民生领域的合作均以“千年发展目标”为政策核心。“千年发展目标”成为21世纪初减贫领域国际合作发展的依托与载体。

当“千年发展目标”截止期(2015年)来临时,国际社会开始思考2015年后发展议程。经过多轮政府间磋商,“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于2015年9月召开的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自2016年1月起正式生效,成为2016—2030年间指导国际发展合作的纲领性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关注人类共同发展问题,旨在构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友好、全球和谐、共同发展的人类社会。它包括17个大目标和169个子目标,涉及保障个体具有自身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保护和促进集体人力资本开发、确保全球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三方面内容。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既有延续,也有创新,如两者目标基本对应,体现其内在关联与融合。“千年发展目标”中未能完成的项目需要国际社会继续努力推进,但这种推进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目标提升与深化确定了更高的标准,例如,“千年发展目标”在论及“环境可持续性”时,其具体目标是“到2015年,将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减半”;而“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保障所有人能获得持续的饮水与卫生设施。“千年发展目标”的“受教育”目标是“普及初等教育”,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则言及“优质教育”“终身学习机会”等更高人力资源开发要求。所谓创新,是指“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较之“千年发展目标”更加广泛,新增了部分发展目标。例如,“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减贫制度与条件的目标属于创新性内容,旨在关注为人类减贫与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条件与环境,表明人们对贫困与反贫困问题认识的深化。当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对终结贫困、保护地球并确保全人类共享和平与繁荣的强劲呼吁,成为国际发展合作的政策指南与重要支撑,也意味着国家间减贫合作要尽量对接这一国际发展合作新机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