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自我定义、自我重塑燃文化在年轻人中蔓延(2)

  学校图书馆早上6点半开门,汪志豪每天5点半就去排队等开门、占座学习,晚上接近12点才回到寝室。他将手机游戏和追剧的视频软件全部卸载,期待已久的电视剧更新了,也不去看一眼。

  “图书馆不能发出声音。晚上,为了背书,我们就在图书馆地下室的配电房里复习,空间狭小,就着微弱的灯光,两个人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或者干脆蹲在地上,夹着热水袋看书。”汪志豪回忆道。

  在他眼里,自己的这种状态跟记忆中的一场电竞决赛有关。比赛在美国选手的主场打响,当时,直播画面里,全场观众几乎都在给美国选手加油,只有几位中国解说嗓子沙哑地替中国选手加油。

  “刚开始,中国选手的电竞策略被对方识破,处于下风,但大家还是咬牙坚持,最终打赢了美国选手,在客场反败为胜。”中国选手胜利的那一刻,汪志豪觉得“燃爆了”。而他自己也将这种精神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爱玩的年纪将全部的‘燃动力’花在玩上,在要努力的时候,再用‘燃动力’努力奋斗”。最终,靠着这种燃烧青春的态度和方式,汪志豪实现了考研“逆袭”。

  “燃起来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中,提前做好规划,不轻易更改目标。也许努力的过程很平淡,但等你达成目标以后回头看,会觉得自己这一路是很酷的。”有了这样的经历,汪志豪觉得如今的自己已经可以坦然走出自我安全区、舒适区,在一件件挑战自己的大事小事中“点燃”自己。

  然而,奋斗过程中,并非所有的“燃”都能取得相应回报,这些前一秒钟还心怀憧憬的年轻人也会在下一刻感到气馁。

  在张远记忆中,大伙儿花费最多心血制作的剧集只取得了10多万的播放量,小伙伴们一下子没有了斗志,在聊天群里越说越泄气,甚至开始哭鼻子。但哭着哭着,又有人说起了鼓励大家的话语。接着聊天群变成了“夸夸群”,每位成员都在相互回顾彼此的付出和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于是哭着哭着大家又‘嗨’了,觉得重新开始就好了。”张远告诉记者,那一刻,他明白了“燃”文化的另一个含义——超越功利取向,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

  汪志豪认为,每个人每个时期拥有不同的“燃点”。“比如,我有一个室友,除了上课就是宅在寝室里,不谈恋爱、不搞社交,不阳光。但其实,他每天都在自学音乐、视频剪辑软件以及编程知识。毕业后,他从事行政和宣传工作,自学的计算机技能全部派上了用场,很多人都要求助于他。”汪志豪说。

  给“燃”文化一定的发展空间

  作为青年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燃”文化的蔓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依托“燃”文化,持续与年轻人对话,也成了一个亟待讨论的大众议题。

  采访中,安徽省青年宣讲名师路政认为,中国青年一直都很“燃”,比如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小红军、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快马加鞭建设祖国的青年突击队、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科研人才。而在强国时代,这种“燃”仍然像中国青年的精神命脉一样,从未断流。“挺身而出、浴火救民的特警楷模张劼;坚守初心、扎根基层的黄文秀……抑或是平均年龄32岁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运行维护保障部门,还有设计师平均年龄28岁的两栖大飞机团队,这些年轻人已经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正在努力跑出一个好成绩”。

  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看来,“燃文化”是时代的特征在年轻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一种映射,本质是年轻人对世界认识、对现实理解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行为取向,所以年轻人乐于传播。

  “对于一个活动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无论是现实或者虚拟中的人,往往这些概念又有其意义和价值。因为年轻人彼此之间能够在用到某种词语的时候,会心一笑,便能传达某种意思,能够得到群体认同感。”王云飞说。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晓程认为,“燃”文化的发端可能是一种原生的、自发的、自然的青年的情绪。它抓住了人性的一些面向,进行渲染,进行推动,进而形成群体化的一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年轻人积极向上。“但它同时也存在娱乐化、情绪化,乃至商业化的特质”。

  刘晓程表示,“燃”文化反映了当代青年不愿意被定义,要自己完成自我定义、自我重塑的态度。“但这种定义和重塑,是不是我们主流文化所期待的那种重塑,依然需要保持一个理性的认知。”他建议,现阶段,不要急着去定义什么是“燃”文化,而是要给它一定的发展空间,让青年去区分商业语境下的“燃”、主流语境中的“燃”,和作为青年亚文化之一种的“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