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潮流时尚 >

陆先高:光明日报全力打造有效服务知识界的新型平台

人民网10月29日电 由人民日报社、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召开,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光明网董事长陆先高作主旨演讲。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同行: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被邀请来到深圳参加2019媒体融合发展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挑战与机遇”,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关于机构媒体的融合发展,我一直强调差异化发展,但又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缺乏理论梳理,也缺乏一种可把握和操作的路径。

今天,学界业界领导专家云集,借此机会,我与大家交流几点对于机构媒体差异化发展的理论思考,以及基于各媒体属性定位不同而创新差异化服务能力、构建服务型媒体,以此推动媒体融合差异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当前媒体融合在实践层面,有两个瓶颈日渐突显:

一是媒体内容生产高度同质化,部分媒体的内容、技术、产品高度雷同,并且不得不以雷同的产品去争抢有限的传播渠道资源;

二是媒体生产传播的普遍低效性问题。由于资讯消费总时长相对固定,用户和流量越来越向几家最具资源优势的主流媒体集中,其他大批媒体常常“有内容而少用户”,偶尔努力创作的“爆款”产品,虽有瞬间传播力,却很难产生变现能力,也不能带动媒体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这让我们一度产生了焦虑和迷茫。融媒体下半场的出路目标何在,是对我们的现实挑战。带着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讲话,发现目标和思路其实非常明确,那就是“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里面,我认为差异发展、协同高效是关键词。我理解,强调差异化发展的依据,是机构媒体的属性和功能本身就是有差异的,而在媒体融合的新传播格局下,分化程度越来越明显。

我尝试把机构媒体的属性、定位分解为四类:分别是全域性媒体、区域性媒体、行业性媒体和领域性媒体。

全域性媒体,是指拥有相当的核心资源、承担着全域化传播任务的有限几家媒体,理论上能够服务所有地域、所有行业乃至所有个体(比如这次论坛的主办方,人民日报社),这既是他们的政治格局和任务,也是其业务定位;区域性媒体,是指在某一区域内拥有较强的资源凝聚能力、能够服务特定区域内所有用户的媒体,如各省市媒体;行业性媒体,是指按照行业划分而形成的媒体机构,以聚焦行业、垂直领导为主要特征;领域性媒体,则是指在若干相关行业构成的一个较大领域内,形成了特定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媒体机构,比如光明日报,作为思想文化大报,70年来,光明日报在意识形态、思想理论、文化艺术、教科文卫等领域形成了权威的信息提供能力和深度服务能力。

基于这样的功能分化,机构媒体该怎样提升融合发展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我的主张是:强化用户需求意识和用户服务导向,聚焦特定的服务领域、服务对象,增强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媒体。

服务型媒体的概念,我在不久前的新媒体年会上尝试着提出过,在此再次表述,请各位同行指正,那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媒体的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等能力为基础,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媒体运转全流程和各环节,充分发掘优势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提供高质量、特色化、多维度服务的新型媒体。

那么,服务型媒体如何构建?我想简约交流下光明日报融媒体建设的思路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在给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的贺信中明确要求我们:“坚守思想文化大报定位,坚持守正创新,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继续“团结、联系、引导、服务知识界”。因此,我们的全部探索,都围绕着知识界的核心需求展开,集中全力打造新媒体格局下有效服务广大知识界的新型平台。

简单梳理下我们为此而开展的主要工作,大致有:

第一,强化核心内容生产,提供高质量传播服务,创新舆论引领能力。光明日报的融媒体内容生产始终以“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为宗旨,坚持评论立报、立网、立端,将新闻时评作为融媒体内容建设的战略重点。近年来,我们还着力打造“光明智库”,把智库力量引入全媒体内容生产之中,增强了舆论引导的理论厚度、专业深度、现实热度。

第二,建设特色网络平台,提供专业性学术服务,创新核心受众服务能力。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我们开发的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对发布在120余家主流网络平台上的理论文章进行全面学术评价,以此推动思想理论研究的“主力军”尽快走上互联网这个学术发表、理论交流的“主战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