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播”技术挑战下新闻主播传播角色重构与策略优化研究(3)
时间:2019-10-31 15: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新闻播报方式是服从、服务于新闻传播需要的,在融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会仅仅满足于简单获取信息这种基本需求,受众青睐于视、音频媒介,更加注重的是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因此,新闻主播在播报新闻时要注重情感与理智的结合,既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侧重与受众的情感交流。施拉姆认为“动感情的呼吁较之逻辑的呼吁更能导致态度的改变”[1],勒庞也提出“在同理性永恒的冲突中,失败的从来就不是感情”[2]的论断,这都充分说明人性化的情感传播是新闻主播优化传播效果的重要策略,而这恰恰是人工智能无法模仿的。 新闻主播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准确、快速地通过新闻文本进入到新闻事件所蕴藏的规定情境中,唤起受众的情绪记忆,将新闻主播与受众置于平等的情感交流之中,走入受众心灵深处,激发情感、态度的共鸣,真正完成新闻传播过程中主持人“表情达意”的任务。新闻主播可以在“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新闻播报范式中充分展示自身的艺术个性,将独特的人生感悟、态度情感、美学理念融入新闻播报中,达到情理交融,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语言传播从“字正腔圆”向个性化转变 主持人的语言个性主要是由主持人的语言符号及其非语言符号传播中所表现出的个人魅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个人独有的语言表达习惯综合呈现出来的。新闻主播在播报新闻时往往受到新闻节目特点和传统认知的限制,片面侧重于发音吐字、语气断句等语言自然属性,而忽视了最能够体现自身语言个性的内在社会属性,包括言谈中的思维逻辑、言辞修养等内涵部分。语言的社会属性是根源于其民族、阶层、学识等综合素质对于个体语言运用能力的强大影响力。语言个性中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相互影响的,但是人类语言的社会属性才是其语言个性的本质所在。AI主播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模仿人类的语言外部特征,但其语言内在社会属性的缺失,使其模仿出来的语言永远是单调而缺乏感染力的。 新闻主播要追求语言的个性化传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字正腔圆”的吐字发声技巧层面,而要深入了解新闻文本所蕴含的态度、立意、观点、角度、材料组织方式等语言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语言气氛与审美格调,呈现出独有的话语组织方式和语言表达特色。新闻主播要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传播让受众在准确、便捷地理解新闻文本的同时,清晰地感受到、直接地体味到其蕴含的思想、态度、品性、修养、经历、性格等方面的内在语,唤起受众情感心理方面的共鸣。AI主播可以通过技术进步达到声音形式“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永远无法完整呈现出语言内在的社会属性,让受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获得深层次的审美享受。 (三)受众互动从单项式向多维度转变 在融媒体快速整合发展的传播环境中,新闻主播要及时调整“我播你听”的照本宣科式播报样态,将融媒体引入到节目制作、播出过程中,时刻保持与受众的互动。新闻主播可以根据受众互动、反馈信息及时进行回应,调整自身播报状态,满足受众接受心理,增强新闻节目对目标受众群体的黏合力。 融媒体时代分众化趋势越发明显,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淡化,新闻主播要对目标受众群体的心理时刻保持敏锐的感知力,明确节目受众需求,有效引导受众态度、情绪。新闻主播只有通过多维度的受众互动才能根据受众需求有的放矢,及时完善新闻播报内容和方式,吸引受众关注和参与,不断提升传播效果。与受众多维度互动既是对新闻主播的一个挑战,也是新闻节目创新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新闻主播具备鲜明的态度、坚定的立场、严谨的思维和灵敏的反应,能够在新闻播报中对受众及时回应,对新闻稿件灵活处理。AI主播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根据设置反馈受众,但无法像人类智能逻辑那样及时、贴切,做到“有温度”的报道。 此外,一个真正让受众认可和信任的新闻主播,必然是那些拥有真才实学和丰富内涵的人,这也是新闻主播感染力和感召力的源泉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受众发自内心地对新闻主播产生认可和信服。这也是新闻主播相对AI主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AI+媒体”的媒体融合时代,以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媒体发展趋势正从深层次改变着当今媒体业态,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对新闻主播带来了巨大冲击,机器人新闻写作能否取代记者、编辑,无人机和VR/AR报道新模式等热点问题也在不断引起公众的关注。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必将成为激发现代传播理念和业界创新的动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缩短信息传播时间、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但由于传播对象还是人类,因此人类信息汇总者和内容传播者的身份是无法取代的。AI主播可以满足新闻传播的基本告知功能,但受众在情感、态度、认同等深层次的需求只能由人类新闻主播来满足。面对AI主播技术的挑战,新闻主播要重构自身的传播角色,及时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借助融媒体传播意识,促进情感传播、语言传播策略的转变,充分展示情感之美、语言之美,给受众以全方位的信息解读及互动体验,从而顺应人工智能浪潮的发展趋势,体现自身的传播优势。 参考文献: [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28.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57. (责任编辑:admin) |